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宋国友:出手救西方,中国应有“条件”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21日09:34  国际先驱导报

  【作者】宋国友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学者

  如果美国还寄希望主要以通过转嫁危机的方式来化险为夷,不仅事倍功半,而且最终只能破坏其在当前国际体系中的道德合法性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美欧等发达国家正处于令人煎熬的金融危机中。为了尽早走出危机,西方近来一直在以各种各样的理由和方式,呼吁中国能够出手相救。甚至有西方媒体预测,中国会开出“政治条件”。面对这些呼声和观点,中国必须要有危机救助的自身思考。

  中国能动用的外汇储备有限

  首先必须明确的是,中国尽管拥有世界第一的外汇储备,但真正能够动用的其实并没有想像的那么多。最新统计数据表明,中国的外汇储备为1.9万亿美元。如果减去已经投资美国国债、“两房”等政府机构债券和美国企业债券的1万多亿美元,还剩下8000亿美元左右。此外,中国必须至少留有5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以应付偿还国家债务、维持进出口贸易以及防止外商投资撤出等需要。这意味着中国目前所能动用的外汇储备最多不过3000亿美元。无论是美欧国家还是中国政府本身都必须清楚认识到,3000亿美元而不是1.9万亿美元,才是中国理论上能够参与国际金融救助的最大能力。

  通过上述分析,还可以明显看出,中国外汇储备的最重要使用方式是投资美国。在这个意义上,中国愿意忍受投资美国的可能巨额损失,保持现有美国金融资产的总体规模稳定,不减持或者抛售美国的各种债券,已经是对美国乃至全球救助计划的最好支持,也已经充分体现了中国作为一个利益攸关方的重大国际责任。

  西方仍在用双重标准困扰中国

  至于中国是否继续有意增持美国等国的债券及其他金融资产,和其他任何国家的投资一样,在能力范围之内最为优先考虑的当然是安全性和公正待遇这两大问题。但是,恰恰是这两个关键问题让中国有很大疑虑。

  从安全性来说,中国以往的投资迄今为止很难说是非常成功的。持有的美国国债,正在遭遇美元汇率贬值和通货膨胀的双重损失;购买的美国政府机构债券,只能依靠美国政府对相关机构的接管和国有化等途径来保证稳定;投资美国的其他金融机构,或者已经破产,或者正在遭遇大幅缩水。应该说,中国的上述投资已经非常谨慎,通常情况下也足以确保安全。但即便如此,还是出现了问题。这固然和对外投资所面临的危机大环境有关,但确实也和被投资国的“忽悠”有关。

  犹记得去年7月,美国住房部长杰克逊来华访问,强烈建议中国购买美国的房地产按揭证券,并鼓吹其安全性和盈利性。但事实最终证明,他的介绍其实是具有一定欺骗性的。如果不是美国政府最后接管“两房”,中国对此的投资可能将血本无归。倘若一个政府高级官员都如此“不诚实”,那么有什么理由可以让中国继续相信对这个国家投资是安全的呢?

  公正待遇则体现在中国对外投资所遭遇的如下两个双重标准上。第一,当中国用主权财富基金购买外国资产时,被指责含有政治意图而被质疑和限制;但是当中国基于实际情况考虑而选择可能不进行大规模海外投资时,又被渲染为逃避国际责任。第二,当中国希望用外汇储备投资其他国家的制造业和能源企业时,被指责可能威胁到被投资国的国家经济安全;但是当中国基于同样理由拒绝国外资本并购时,却被描述为所谓“经济民族主义”。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