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付克友:资本下乡不是洪水猛兽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23日08:23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作者:付克友

  在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文发布后,先前对农村土地改革的一些争论告一段落,但仍有一些误解之声不绝于耳。比如,有人认为“原本舆论担心的资本下乡明显属于触犯红线的禁区”,认为在土地流转中,外来的“大资本必须退出”。

  可是,通读《决定》全文,实在看不出来,“资本下乡属禁区”体现在哪里,相反,倒是处处有“资本下乡”的影子。比如,“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流转给谁?谁来规模经营?不正是包括外部资本主体吗?又比如,“经批准占用农村集体土地建设非公益性项目,允许农民依法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开发经营”———没有外部资本参与,“开发经营”岂不是一句空话?

  当然,《决定》在肯定资本参与的同时,非常强调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这些都是应有之义,但何曾要将下乡资本“拒之门外”?

  一些人对于“资本”的恐惧,源于一种根深蒂固的误解和偏见。资本是什么?一言以蔽之,它不过就是能够在未来产生现金流的本钱。从工具理性来说,它无所谓善,也无所谓恶。当然,资本具有逐利性,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它会追逐最大化的利益。可正是这种逐利性,进行着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着更高的生产效率,推动社会财富的增长。

  对资本匮乏的农村发展来说,这种重要性更加凸显。没有资本的长袖善舞,所谓规模经营、农业现代化、农民增收都是无源之水。事实上,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并非只体现在户籍制度、公共产品分配等社会政策上,更体现在一个城乡二元的市场机制上。目前,我们的产品市场是城乡一体化了,但是要素市场,尤其是土地、资本市场上,却具有明显的城乡二元特征。这种要素市场的二元体制,不仅不能实现真正的以城带乡、以工哺农,反而通过一体化的产品市场,造成农村源源不断的资本“失血”。这次农村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其实就是要打破这种要素市场的二元体制障碍,对农村进行资本“输血”,从而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下乡资本”不是洪水猛兽,而是雪中送炭。

  著名经济学家周其仁的一个说法可以为“资本”正名。他说,人力也是一种资本。照此说法,对30年前那场农村土地改革可以这样理解:正是通过联产承包责任制,让农民人力资本的潜能充分释放,带来了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但如今,在现有制度约束条件下,这种人力资本的能量释放已经后继乏力。这时,需要打破一些制度障碍,通过引入外部资本,来和土地等要素联姻,实现农村生产力的第二次解放。

  当然,在和资本博弈过程中,一些人担心处于弱势的农民权益受到伤害。其实这些问题,农民自己考虑得比专家多,而且多得多。真正到农村去看一看,就会发现,他们对资本的态度,比一些“叶公好龙”的专家更积极。如果他们不能有利可图,自然会对资本说NO。

  核心的问题只在于:农民是否真正拥有更充分的土地产权和市场选择权———而这恰恰是此次农村改革的一个重点。实际上,没有什么比一个产权明晰、公开透明、充分竞争的市场更能保障农民的利益。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更多关于 资本 下乡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