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王龙:台湾绿营走向了愤青化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23日10:36  中国网

  作者:王龙

  中国大陆海协会副会长张铭清先生在赴台期间,遭到了民进党台南市议员王定宇等人的暴力袭击,据台湾传媒称,张铭清后脑勺被打,眼镜都飞了出去。这个充满暴戾画面通过屏幕迅速传遍全球,一时间成了世界个大媒体的头条新闻。如此骇人听闻的事件发生在号称“民主”、“自由”的台湾,让所有的华人汗颜,也遭到了国际舆论的同声谴责。台湾《联合报》发表社论指出,这是完全违反人类文明的野蛮行径。

  如果把这一事件定义为政治事件,舆论会有很大的解读空间。好在张铭清站在了为两岸营造和平、开拓繁荣、务实未来的角度,只对肇事者提出了伤害诉讼,大事化小后让其转化为法律事件。然而,这只能说明张铭清有涵养和大局意识,并不意味着民进党没有政治责任。虽然对绿营来说大陆特使“是敌人不是客人”,但一个以民主为指归的政党,不允许自己的地盘上有不同的声音和意识形态存在,就演变成了独裁。

  张铭清事件的发生,标志着绿营的政治诉求走向了极端。道理显而易见,民进党从建党之日就声言反对暴力,而事实上在其成为台湾执政党那一刻开始,他们就抛弃了民主概念,对不同阵营的言行进行粗野的抵制和打击。如果说在“立法院”抡拳头、在竞选中炮制“枪击案”、在大街上大骂“总统”的祖宗等还算一种政见表达,那么对以学者身份赴台的张铭清施暴,就大大超出了民主政治界线。

  评心而论,崇尚“台独”的绿营人士对大陆使者有一定的抵触心理可以理解,毕竟两岸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隔膜,相互在教育宣传方面有过敌对表现。但国共尚可一笑泯恩仇,为了台海的和平和民众幸福不计前嫌,民进党与大陆仅仅是政治理论层次的“独”、“统”之争就视若仇敌,显然是昏了头。即使反共反统,民主自由的社会环境中完全可以合法示威,当把示威变成了“坐地虎”般的逞威风,就是政治素质问题了。由此可见,李登辉此前所谓的“民进党的党教不好”也不全是信口雌黄。

  其实,李登辉不过说了一个表象,从台湾政局的演化轨迹分析,发生这样的暴力事件并非偶然。长期以来,岛内各党派对两岸问题的思路都有所不同,比如国民党主张与大陆和谈,民进党主张与大陆对抗,这就注定了他们各自的心理取向。尤其是国民党重掌台湾政权后,两岸交流日渐频繁,台海局势出现了空前的好转,就在张铭清事件前几小时,马英九还称未来四年之内两岸不会有战争,让人们对国民党的执政能力充满了信任。

  处于走下坡路的民进党自然不甘心让这样的势态发展下去,一旦国民党与大陆经济合作,必然会削弱“台独”势力的范围,失去了民意根基就会在台湾政坛消失。所以,他们唯一可选的途径就是处心积虑寻找机会拆泛滥阵营的台,拿着放大镜找马英九政府的毛病。但又鉴于党内丑闻缠身,凭其公信力已经很难在岛内掀风浪,只能把目标锁定在两岸问题上,而张铭清的访台恰巧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制造混乱的契机。

  然而,不知道民进党是否明白,在王定宇等人打倒张铭清的一刹那,也打倒了他们在台湾残存的一点好形象。虽然张铭清事件后他们竭力掩盖暴力事实,但终究其行为与文明相悖,越是掩盖越露出了自己的丑恶嘴脸。此情此景很容易让人想起民进党在陈水扁弊案曝光后的所作所为,为了转移公众视线,他们不惜激化民众对立情绪,发动族群游行呛马,甚至把陈水扁贪腐的责任拼命推向蓝营。事实上,陈水扁弊案本来可以促使民进党反省自新,正确审视自己走过的路,遗憾的是,他们却用了更多的错误手段来遮盖陈水扁的一个错误,直至把自己逼得越走越偏,越来越激进。

  有台湾评论家戏称,今天的民进党类乎大陆网络上的某些愤青,总以为“世人皆醉我独醒”,实则是自陷迷途难以自拔。把两个不同空间的群体类比恰当与否不得而知,那种喜欢用极端方式表达观点的做派倒颇有几分神似,但大陆愤青总归在网上,台湾的愤青却混进了政坛。以张铭清事件为例,议员追打一位老人本已毫无人性可言,民进党不但没有悔过借机树立自己的正义形象,反而替暴力行为寻找合理的借口,甚至有“绿委”干脆怒叫“对敌人有什么好客气的”。仅此足以证明,台湾的绿营确实带有明显的愤青色彩。

  孔子说:政者,正也。这个“正”专指公正、正义和正气。曾几何时,民进党的反腐正义让民众力量推上了台湾政治舞台当主角,历经8年多的变迁,整个党却都像陈水扁一样越来越像鸡鸣狗盗的三花脸,这当然是他们丧失政权的主因,也应该是他们最为惨痛的教训。因为角色转换很有哲学价值,起码昭示出了一个至深至浅的道理:世界上无论任何政党,如果失去了“正”的内涵,必将失去其存在的意义。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