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黎明:哈尔滨命案对网络舆论的警示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26日07:45  东方早报

  早报评论专栏作者 黎明

  大众关注暴力事件,尤其关注渉警又涉暴的话题,其背后必有现实焦虑与流行思潮的大背景。说点直感,我觉得这现象和集体忍耐度降低或者社会焦躁心理增强有关,群体的“暴力倾向”较先前更为明显。认为该用暴力解决的事情有许多,该打、该教训乃至该死的人为数不少,认可“以暴易暴”的力量强大并继续壮大——这是值得审视、分析的社会现象。

  近日来BBS上满屏说哈尔滨命案。网上“挺警派”和“贬警派”之声势随消息内容变化而消长,其间“力量对比”的变化,已成看点和议点。

  “哈案”消息最初以“警察打死大学生”为主题发布,引来网上一片声讨之声,跟帖者一边倒地痛斥警察,对死者则抱以同情。随后,有关方面在电视上公布了经剪裁编辑的现场监控录像,从中可见警察的“克制”和死者的“猖狂”,加上死者为富家仔并有高官亲属背景的传言,于是舆情发生了重大变化。部分网民“转变立场”表示同情警察,一时“挺警”和“贬警”双方看上去似乎势均力敌。而本来同情死者的一边倒舆情顿时颠倒。警察打学生,成了“警察打死流氓”或者“衙役打死衙内”。对死者最不利的是那句“你知不知道我舅舅是谁?”

  但网上“挺警派”好景不长。随着死者家人和官方都否认死者及其同伴家庭有“背景”,并且死者家属在看过监控录像全本后透露,六名警察确曾持续殴打死者长达五六分钟,网上舆情再度“裂变”,“挺警派”顿时处于下风,迄今未改劣势地位。另外,持“双方都不是好鸟”观点的“双打派”,也迅速壮大起来。

  回顾“网事”,网民在一件刑事案子出现这么大的分歧,可以说前所未有。当死者一方亲属的身份与“高官”、“巨商”相关时,网民就同情警察一方;当有可靠消息称死者一方是普通百姓时,许多网民则转变为同情死者一方。这样,一个无情的事实就摆在眼前:代表富人、权贵的名词,对无罪而死的死者,也会有道义和名誉上的“致命杀伤力”。

  多数网民的判断标尺就是有无“权贵身份”。或许我们可以轻易定论这不是理性的,更不是公允的,然而,作为“主流标尺”和“集体意识”,即便它是经验的、主观的、错误的,谁都不得不承认其背后的必然性——如果不承认其合理,那就得承认其可怕。一桩命案中的当事人无论死活,也不管临场表现如何,一沾上“衙内”、“衙役”的边就会引起广泛的深度厌恶和憎恨,这种社会现象和社会情绪发人深省,即便迟钝麻木者对此亦当有所感触。

  谁最应该有所感触呢?我认为首先是“当红牛人”这个群体。观察“江湖”恩怨情仇,分析庙堂“人心成就”,哈尔滨命案提供了可靠而耐人寻味的事实素材。什么人施暴或被伤害;什么因素引发和促变,肇事者和主动攻击方是谁;行为结果客观上会影响什么,可能会强化或者弱化何种思想观念……这些都是无利害关系者的判断依据。其实网上分歧严重的各方,评估时大都将“扶弱抑强”作为“普适价值”。看到“两强相遇”,那就对比一下谁“更属于”强势群体——谁强、谁占据优势地位,谁就“更是”王八蛋。这里,“强势”和“牛人”直接和“坏人坏事”挂了钩。

  简单的命案由于当事人身份原因而非同寻常,“身份因素”影响乃至决定大众道德判断甚至事实判断。这说明,存在一个羞辱全社会的难堪现实:许多眼下当红而实惠的社会精英、“权贵分子”,在普通民众的心目中,其实多半是个“流氓有产者”和“流氓有权者”的形象。

  当红牛人群体必须“翻案”才行,翻不了这个案妄谈前程。示警的红灯早已随时随地可见,而哈尔滨命案只是“红灯”中比较明亮的一盏。发现并领悟此类示警信号,尤其对“强势”的意义非同寻常——“重新做人”时不我待;“重新做人” 当从接收警示的时刻开始。

  (作者系资深网络评论员)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