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杨青:书法申遗不如推广普及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27日13:47  深圳商报

  作者:杨青

  中国书法“申遗”活动日前正式启动,媒体在报道时提到:书法是最具中华民族特点并深受中国人喜爱的艺术形式之一,书法“申遗”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书法特指用笔尤其是毛笔写汉字的艺术,但现在书法已经基本上从实用的领域退出了,所以上升为欣赏的艺术形式了。想想看,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老先生们提笔写信做文章俱是毛笔,翻看他们的书信笔记和文章的原稿,未必不是一件很美的书法艺术的呈现。而现在的许多孩子甚至有的不知道毛笔为何物,除了上学的孩子,那些打小练过毛笔字的人,到现在也实在找不出毛笔的用武之地。在QQ、MSN、Email满天飞的情况下,写字都用电脑打了,笔都用得少了,毛笔就更不用说。

  近几年来,汉字在我们周遭的韩国、日本、越南迎来新一轮的热潮。在韩国小学,汉字课已经成为准必修科目。在日本,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人接受汉字检定考试。在越南,汉语近年来成了仅次于英语的热门外语,汉字书法家也在当地受到格外尊重。

  而在中国,英语的热度一直升而不降。现在不少幼儿园打出双语招牌,请外教,还有的天价幼儿园干脆就是纯英语教育环境。一个出生在汉语的国度的孩子居然上纯英语的幼儿园,这样的咄咄怪事你以为是商家的一厢情愿,但事实上这样的招牌一出,居然引得不少家长趋之若鹜。不止幼儿园英语热,上大学英语要过四级,上班后评定职称要考英语,就业应聘也是懂英语者优先。王蒙先生对现在的大学生中文水平越来越低,信都写不好,错别字连篇,还把精力用在学英语上很反感。他提醒说,母语好是学好外语的条件,外语好是回过头来加深母语的条件。历来双语好的,像辜鸿铭、林语堂、钱锺书,他们的中文更为优秀,可惜这样的道理未必有人能听得进去。

  再回到书法“申遗”的问题上来,“遗”的全称叫“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家都知道遗产就是死者留下的财产。国庆期间去了绍兴鲁迅故里,随处可见七八十岁的老人戴着老花镜坐在桌前,用金粉往扇子上写小楷,如《兰亭序》等,旁边有年轻的子女帮忙吆喝兜售。当时感觉书法这门艺术真的要断档了,老人满头的白发和颤巍巍的手腕映衬出书法在当下生存状况的局促。随着一批批老人的去世,书法也许真的成了无法继承的遗产了。年轻的子女乐于吆喝的居多,回家后未必肯磨墨临帖,把老人的这门手艺学到手。

  从这个角度看,“申遗”是保守的,是已经把书法判了死刑的,而有效的推广和传播倒是非常必要的保护和传承。所以说,我们致力于书法“申遗”出自保护和传承的目的,远不如推广和普及更重要。我们的教育部可以亡羊补牢,为了提高大学生的汉语使用能力,在大学一年级普遍开设语文课,为什么不同样出台规定,让书法从孩子身上抓起,在小学开设书法课?在社会上甚至可以借用韩国的方法,书法好的人就业优先录取,诸如此类,给濒临灭绝的书法在现世辟出一条活泼泼的生路来。

  从来都是需要决定市场,书法也如此,有需求自然就慢慢有市场。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