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杨青:茅盾文学奖没有销量哪来影响力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29日09:44  深圳商报

  作者:杨青

  10月27日晚,第七届茅盾文学奖的四部获奖作品公布,分别是贾平凹的《秦腔》、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周大新的《湖光山色》、麦家的《暗算》。茅盾文学奖是根据茅盾先生遗愿,为鼓励优秀长篇小说创作设立的,是中国最高文学奖项之一。自1982年以来,已评选出近30部长篇小说。本次获奖的作品有哪些过人之处,又有什么不足?与以往相比,本届茅盾文学奖有什么特点?请看《文化广场》的评论。

  本届茅盾文学奖揭晓之前,这四部作品获奖的消息就在网上流传,结果证明所传属实。有网友根据以往茅盾文学奖的路数调侃——《秦腔》:众望所归的乡土之作;《额尔古纳河右岸》:众望所归的民族史;《湖光山色》:众望所归的时代写照;《暗算》:众望所归的畅销小说。

  奖项揭晓后我做了一个小小的调查,结果很不乐观。首先是很多人没有听说过这四部作品,《暗算》因为改编成电视剧算是知名度高的,但好多人也没有看过小说。贾平凹的《秦腔》听说的人不少,看过的不多,有的看了也是半途而废。至于《额尔古纳河右岸》和《湖光山色》更像是外乡人一样,大家不仅对书名陌生,甚至对作者也不熟悉。接下来的调查答案就更加让人沮丧:你们会不会去买这几本新得奖的书看一下?大多数人毫不客气地回答:NO。还有的说,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还有兴趣看一下,茅盾文学奖算什么?

  与新晋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有25年交情的南京法语院教授许钧提到,每一次诺贝尔文学奖出来,都是一次认识和了解他者的机会。茅盾文学奖虽然影响力无法与诺贝尔文学奖相提并论,但是在国内也是长篇小说的最高奖项,几乎也代表着国内文学的高度,也给读者提供了一次认识和了解他者的机会,但这个机会却被好多人轻易地拒绝了。

  我的调查范围虽然有限,但这就像冰山小小的一角,折射出茅盾文学奖或者说文学作品在我们当下的生存状态。一个文学奖的获奖作品在受众群中没有引发太多的关注,引不起市场的兴趣,诚然与当下的阅读风气偏向实用、大众阅读心理浮躁有关,但也折射出文学的影响力越来越小。

  都说内行看门道,内行对茅盾文学奖又如何看?文学评论家李敬泽说,入围的24部作品,哪部获得茅盾文学奖都不会太意外,没得奖的作品也没有一部让人有遗珠之憾,“因为在近四年的文坛中,并没有诞生一部惊天动地的作品,好到让人觉得不获奖就没有天理”。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郜元宝早就指出,本届申报的大部分长篇小说都存在字数过长而思想艺术不足的矛盾。所谓“字数井喷”、“半部杰作”,还是客气的说法。50万字的申报标准屡屡被突破,动辄80万字,甚至破百万字的长篇也屡见不鲜。不少评论家认为,和以往相比,此次参评作品的分量不足,影响力不够,普遍未达到应有的高度。在泛娱乐化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文学反而进入了困难期。这句话听着也刺痛不了谁,反正文学在当下中国的困难并不是这几年的新症,而是早有的旧疾。

  《秦腔》获奖,也许是圈内看好,但大多数人反映小说不好看,趣味不足。《暗算》是这届茅盾文学奖的唯一亮点,也算是这四年文学界的最大收获之一。一是题材独特;二是作者也属于新面孔;三是借助改编的同名电视剧迅速走红。这代表着文学的一种新生态,与影视作品携手共进。

  文学奖固然应有独立的姿态和评判标准,但如果没有影响力,调动不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就产生不了市场效应。这样的奖项,影响力势必越来越小。英国的布克奖在20世纪90年代一度有被边缘化的危险,很多人批评它曲高和寡,脱离读者。后来拓宽领域, 迅速扭转颓势,现在俨然成了除诺贝尔文学奖之外的世界第一大文学奖,得奖作品几乎都能成为畅销书。布克奖获得巨大成功的秘诀在于商业和文化的双赢,而《暗算》正是集商业和文化于一身的最新文学样貌。而茅盾文学奖如果试图像布克奖一样奋发,则有更多的大手术等在前面。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