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郝洪:于芬周继红之争白热化的启示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29日15:39  新民晚报

  作者:郝洪

  “中国跳水队风波”之连续剧“演播”到今天,颇有些高潮迭起的意味——1封实名举报信、2个“女强人”、5个神秘关联人……沉默的官方机构、喋喋不休的媒体,虽然,剧情没有刚刚喜获茅盾文学奖的《暗算》那般扑朔迷离、惊心动魄,却也是真假难辨。

  两个人名利之下的恩恩怨怨本不值得如此关注。但相当多的人,似乎都觉得“于周之争”公开化、白热化不无意义——他们提供相关信息,热烈参与讨论,执着于这场恩怨背后的真相。这不仅仅是好奇,实是因为这场“两个人的战争”看似个人小恩怨,实是行业大命题,这背后是不同组织机构之间的深度较量,往远了说,更有两种体制之争。“于周之争”白热化,还是带给我们不少启示。

  启示之一,此事提供了一个“公众知情权”的民生事件样本。“于周之争”焦点——“奖金”,本是来自全体纳税人,公众有权了解于芬该拿多少奖金,奖金分配制度是否合理。事件的公开化有助于纳税人了解自己给促进国家体育发展的“份子钱”究竟流向了何处,有助于日后监督体系的完善。

  启示之二,“于周之争”白热化关乎政府诚信。从最初的沉默,到如今的简单回应,官方管理机构的解释并没有给出有说服力的证词。而国家体育总局监察局关于于芬“其他奖金由5人代为领取”的说法,则令“于周之争”事件,从对个人的道德拷问,上升到对政府诚信的追问。

  启示之三,促使相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举国办体育的体制。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取得了巨大成功,正是坚持发挥举国体制作用的结果。中国跳水队在北京奥运会上大获全胜,同样是举国体制的一个闪亮成果。奥运会后,如何继续完善我们的举国办体育的体制,也成为一个重要课题。比如说,举国投入之下,个人获取的荣誉属于谁,由此衍生的利益该如何分配等等问题,都可以讨论。

  有报道说,于芬称不排除诉诸法律的可能,笔者相信,一旦发生诉讼,法律会给当事者以公正的判决,同时也希望,能给中国体育一个诊断和反思。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