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李华芳
在北京也发现“生虫柑橘”后,北京柑橘批发商户损失惨重,平均每家商户一周之内损失约在8万元左右(据10月29日《新京报》)。
在媒体已经报道出现“蛆橘”并发布图片之后,有些地方官员仍然坚持这是“谣言”并声称要追查散布者,至今仍有部分媒体称此事件为“蛆橘谣言事件”。这种情况不但导致真正的谣言混水摸鱼,而且消费者在不能准确定位信息的情况下,只好假定所有的柑橘都出了问题,连带着全国橘农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此时,各地方政府才忙忙出来承诺保证,但市场信心已经出现了问题。
这一信心危机还表现在“三聚氰胺”从奶粉流窜到鸡蛋之后得市场反应。虽然从表面上看,信息公开得更快更及时,但消费者已经难有信心了。这种信心危机的蔓延有其学理基础:食品安全的负面信息披露越多,在信心崩盘的情况下,消费者反而会强化“更不安全”的信念。那么要扭转市场信心,除了公开信息之外,还应该做什么呢?
常理上,一个食品市场尽管会面临对具体食品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也就是说买的没有卖的知道得多,但并不影响买者消费。这是因为买者对食品安全有信心,这种信心要么是来自对于商业道德的信任,要么是来自对监管机构或认证机构的信任。政府设立质检行政机构的目的就在于防止商人因为利益而出现道德上的风险。
但现状是,中国的市场正在将每一个人都逼成“教育专家”、“保健专家”,现在这个市场又将迫使消费者去成为“食品专家”。因为这个市场的监管缺位,导致对具体商品的监督和考核成本全部转到了消费者自己身上。为什么正规的监管无法提振消费者信心了呢?
答案其实并不复杂。在一个监管严格的市场中,监管手段实际上更多要依赖市场手段而非行政手段。质检机构的地位比较独立,即便是由政府设立的,也往往不受其他部门或者厂家的限制和影响,这样就基本杜绝了政府官员受贿和厂家行贿的可能,市场也会更公开透明。这样一来,在源头上就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而不是等出了问题,再来要求政府公开信息,此时即便是政府在公开信息方面做到了及时有效,也难以阻止市场信心的崩溃。
想想看,美国将研究生入学考试(GRE)都交给英语考试服务公司(ETS)这样的私人机构来办,正是对监管严格的市场充满信心所致。而中国市场的监管还是通过传统的行政手段来完成,这与迅猛发展的市场需求格格不入。尤其在监管缺失或者监管扭曲的条件下,容易出现食品安全的问题。
我们当然应该谴责商人的贪婪,也应该督促政府在信息公开上有进一步作为,但这些远远不够。还需要认识到监管源头的问题所在,才好对症下药,在食品安全方面重塑信心。否则,当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信奉“万事不求人”的时候,再权威的信息发布也无法阻止市场信心的丧失。
□李华芳(上海 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