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徐迅雷:未被遗忘的历史先声(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30日11:17   金羊网

  个中核心原因之一,是一种“雅各宾主义”在迷惑着自己。罗伯斯比尔领导的雅各宾派,使法国在1793年至1794年陷入了恐怖时期;雅各宾派的“雅各宾主义”,是一种“革命”信念,即人民的意愿可由少数精英来代表,他们以人民的名义行动,但并不负正式的具体的责任。理查德·威廉姆逊《为什么要民主》中说:“民主是人类出自天然本性的期望,期望人人对他们各自的命运都有发言权。”而“雅各宾主义”是期望我对其他人人之命运都具有“发言权”,所以它是民主的反面。只要表明“我是代表你的”,那么,“我”就是合法的;我领导你、我对你行政执政,你的命运由我掌控,这都被看作是合情合理的,而且我可以永远代表你、领导你、管治你;至于具体的“领导责任”,对不起,没我的事。

  潜意识里有“雅各宾主义”的人,不免以为自己享受了民主自由,就代表他人享受了民主自由。美国前总统里根说:“民主与其说是一个政府体制,不如说是一个限制政府、使其不能侵犯人权的制度。”权力独享的“民主”,把他人统统给代表了的威权,本质上都是对他人权利的侵犯。

  获取权力的方式,大抵有这么几种:武装夺取、政变获得、世袭传承、公民授权。由于不是公民授权,所以对一些集权、威权者来说,忘本是很容易的。索尔仁尼琴说:“世界正在被厚颜无耻的信念淹没,那信念就是,权力无所不能,正义一无所成。”这是权力获取之后、不再“分享权力”的形态。一个官僚、专制、独裁的组织,其“组织内民主”很容易被虚置,变成一句正确的空话。权力的“老年痴呆症”是很可怕的,而民主制度最大的好处之一,就是它能避免一个人长期掌握权力。

  民主与权力和权利有着密切关系:民主越多,权力必然就越小;而民主越少,权利必然就越少。对权力,首先要有宪法约束,然后要有民主监控。“各级政府直至中央政府都由普遍、平等、无记名的选举所产生,并向选举它们的人民负责”,这当然是最好的民主形态,官只有是民选的,才会真正对民负责。中共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有名篇《民主是个好东西》。他说:“在人类迄今发明和推行的所有政治制度中,民主是弊端最少的一种。也就是说,相对而言,民主是人类迄今最好的政治制度。”在现代社会,不仅仅是有的经济模式是不可持续的,也有一种政治形态同样是不可持续的,这种不可能持续发展的政治,就是反民主、反自由的专制独裁政治。当今世界,把一个国家弄得民不聊生、饭都吃不饱的,大多是专制独裁的寡头政治。

  暖饱应该思民主,暖饱应该思自由。一个社会,有多大的民主就有多大的和谐,有多大的自由就有多大的幸福。没有完善的民主,就没有幸福的民生。就像没有自由就没有创造一样,没有民主就没有安定。高度的民主才有高度的和谐,中度的民主只有中度的和谐,低度的民主只有低度的和谐。没有民主,公权力就会越来越侵害私权利,越来越走向老百姓的对立面,从而越来越多地导致社会冲突,人类世界大抵如此,有的地方只是没有爆发而已。请注意这组公开报道的数字:1993年我国发生社会群体性事件0.87万起,2005年上升为8.7万起,2006年超过9万起,并一直保持上升势头。

  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多样文化、和谐社会。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必然产物,是公民社会。然而,经济上的“市场关”好过,政治上的“民主关”难闯。权为民所授,没有民主,没有还权于民,就不存在“民有、民治、民享”,“四大自由”中的言论自由和免于恐惧的自由,几成镜花水月。民主不是难在下头而是难在上头,换言之,是上头担心忧心民主,不是公民社会的公民百姓担心民主。

  中国发展靠什么?靠改革开放。这个“改革开放”,不仅仅是经济的改革开放,不仅仅是社会的改革开放,更重要的是政治的改革开放。没有这一系列完整的改革开放,那么就难以跳出“历史兴亡周期律”;没有以民主为核心要义的政治体制改革,那么也难以真正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

  在延安的“窑洞对”中,毛泽东对黄炎培说:我们已经找到跳出历史兴亡周期律的新路,“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人民监督政府、人人起来负责,这当然就是民主。然而然而,这里有个著名的“让”字,既然可以让,也有可能不让。让或不让,历史已经写得明白。去掉这个“让”字,话也是通的,但那就不是毛泽东发自心底、几乎是无意识的意思了,就像“领导下”与“领导”不同之处,就在那一个“下”字。

  毛泽东进京之后,再也没有回过延安,他一定是尝够了天天待在窑洞里的滋味,不想再吃二遍苦了。想必他自己很快就遗忘了自己曾经发出的历史强音。他倒是颇为喜欢庐山,那曾是蒋介石宋美龄特别流连的地方,那些如画风景中的别墅,毕竟比黄土高坡上的窑洞来得宜人舒服。“跃上葱茏四百旋”,毛泽东在庐山上,通过“一个人说了算”而演绎出许许多多故事,不是惊天动地,那也惊心动魄……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