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古清生:以茅盾文学奖来参照诺奖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30日14:07  深圳商报

  作者:古清生

  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在诺贝尔奖之后颁发,恰好有一个参照。诸多“诺贝尔奖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声音还在绕梁,什么中国当代有很多优秀的作品啊,欧洲人不认识汉字啊……茅盾文学奖来了,打开一看,貌似新鲜的东西,迎面扑来一股陈腐气息。拿这四部作品来看,哪一本可以去参加诺贝尔奖角逐?不可能!自己都看不下去。从四部茅盾文学获奖作品来看,茅盾文学奖是每况愈下,沙里淘金做不到,沙里淘铁不知是否贴切。

  四部作品,有三部带着比较明确的地域文化特征。除了《秦腔》,《额尔古纳河右岸》和《湖光山色》都是地域文化与伪民俗组合穿插的故事。在今天这个地域文化走向融合、消弭文化差别的时候,集中一次性在第七届茅盾文学奖中评出,只能说明茅盾文学奖评委的口味赶上了现实流行的农家乐时尚,大家都去农家院品饮小酌。这个风向标如果引领日后中国文学走向,不知道茅盾文学奖是功是过。

  可以说,贾平凹自《废都》以后,多数作品都陷入了一种思维混乱、病态与灰色的状态。《土门》是一部粗制滥造的作品,到了《怀念狼》,贾平凹就应该还乡耕种去了。真正的文学创作需要向着高的精神境界,你或者入世,或者出世,老是处于混乱的精神状态中,当然写不出好作品。

  据说陕西800米厚的黄土埋有深厚的中国文化,所以从路遥、陈忠实到贾平凹,在茅盾文学奖不太长的名单中,陕西作家独中三元。这不是中国文学的幸事,黄土高坡半农半牧,生存状态与中部和东部有所差别,然而这个差别可不是文学创造的。临摹秦地的原生态生活如果就是文学上品的话,中国的文学实在可以休矣。况且,这样的临摹也已经与实地生活距离甚远。

  近些时应约评论新时期文学的某个作品,梳理了一下新时期文学,发现引起广泛反响的都是对人性的呼唤之作。那些作品组成了新时期文学星空的明星群,至今让人不能忘怀。比较起来,这一次获奖的作品,不说将来让人不能忘怀,可以说它们现在就没能进入公众阅读视野。我向几位文学朋友打听,都说没有看过。不要拿高雅文学不能进入公众视野来推脱,文学不是核物理,它本身就是大众读物,并且也可以判断,没有可能成为百年以后可以翻晒的佳作。

  没有思想,没有新意和作家独特人生感悟的作品,即便贴上了茅盾文学奖的标签,也难以吸引公众。或许是中国小说已不可卒读,评委们只好挑些带点儿地域色彩的作品投票。说实话,获奖大作真的没有什么文学色彩。

  (古清生)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