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刘晓鹏:以法律之手堵三鹿漏洞

  作者:刘晓鹏

  在刚结束的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上,由于“三鹿事件”的影响,食品安全法草案成为焦点,立法机关坦言草案多处修改就是要堵“三鹿事件”的漏洞,而且还要再次审议,相比于一般法律案的“三审通过”,中国最高权力机关对这一问题的重视可见一斑。

  获得安全食品和适当营养的饮食是每个人的权利,屡屡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正在挑战这项权利。正因为如此,食品安全已经成为一个“国家议题”,跨越了政治、经济、科技等不同的领域,涉及到道德和法律共同构成的社会规范,影响到公众信心和国家形象。

  10月25日,温家宝总理在回答日本记者提问时说,要把食品安全纳入法制的轨道,用行动和产品的质量来赢得中国人民的信任和世界人民的信任。的确如此,近些年我们为食品安全已经付出了足够多的代价,仅仅担忧和质疑并不足以改变现状,真的到了实实在在做点什么的时候了。

  改变一个正在发展中大国的食品安全状况,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任务,但是我们从现在起就要行动,让中国的食品安全状况变个样。

  食品安全事件多是责任事件,是对法律和道德两个社会规范的破坏。立法者已在行动,刚刚经过第三次审议的食品安全法草案中,修改内容涉及政府监管职责、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食品安全标准、食品添加剂监管、食品检验等,都是食品安全监管中的薄弱环节,立法者正在努力,从一些基础的环节入手,让法制完善起来。而按照法律要求,履行好监管职能则是政府必须采取的行动。

  涉及到企业道德的讨论也正在中国社会中进行。失信者必须付出代价,在“三鹿事件”后,消费者已经用自己的选择,让那些失信企业得到了沉重的打击,也在警醒每一个成长中的中国企业,无论在经营上取得怎样的成就,社会责任感的缺失会在一夜之间让大厦倾覆。

  食品安全问题的一个症结是知识壁垒和信息不对称。食品是否安全,涉及大量医学、化学、生物学知识,普通人除了在事件发生后知晓外,日常对于食物是否安全几乎无从判断。同时,关于食品安全的信息也是掌握在专门机构和政府部门中。正因为如此,除了不断提升公众的相关知识水平外,建立有公信力的专业队伍,规范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士的行为,建立起准确及时的信息发布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改变食品安全状况,需要公众、社会和政府之间建立起共识,共同行动,尤其是我们每个人都要参与其中,从自己身边做起,学习食品安全的知识,成为食品安全的义务监督员,遇到食品安全的可疑信息及时举报。

  几乎可以预言,食品安全事故不会从此就不再发生。但我们需要秉持一个信念:让法律和公众一起行动,努力再努力,保证我们的食品安全。

  (作者为本报编辑)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更多关于 三鹿奶粉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