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王淦生:当鱼米之乡成为一种记忆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31日09:54  中国青年报

  作者:王淦生

  词汇是没有温度的,可它们一旦进入人们的视野并激起我们无限联想时,每个词汇都会在瞬间幻化成一个个可带给你冷暖凉热的情感载体。每次见到“鱼米之乡”这个词,总会让我想起我的故乡。

  上帝没有让我享有生于繁华都市的侥幸,却让我幸运地降生在了一片丰沃的土地上。我生于上个世纪的中叶,经历过建国以后最为野蛮的年代和举国同饥的岁月,但在我的脑海里有饭食的粗砺,却没有多少忍饥挨饿的记忆。这多半缘于故乡那片风调雨顺很少有自然灾害侵扰的土地。故乡的水土食粮养育着一代代后人。

  自打出门读书到外出谋生,与故乡亲近的频率便逐年降低,现在差不多只是暑期和春节才能回趟老家。每次回家都能觉出故乡正渐渐离我而去。没有哪个词语比“日新月异”更能体现出故乡的巨大变化——先是分田到户,后是大建工厂,而今老家连同周边地区已完全被城市吞并,成了厂房林立的开发区。父母的住处也从农家小院,到二层小楼,再到今天与城里别无二致的公寓房。鱼米之乡先是不见了鱼的踪影——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使得河道里只见植物不见动物。到了乡镇企业蓬勃发展的时候,家乡的河流更成了工厂的下水道,连植物也难以生存了。而今开发区里的水土差不多全被灰白色的混凝土所覆盖,“鱼米之乡”的美名早已成了一种遥远的记忆。

  有多少人在为我们的“工业化”进程而欣喜,为我们的“城市化”速度而骄傲,为“城市占领乡村”不遗余力……可是否有人为那一片片肥沃的土地被不可逆转地掩埋而扼腕、为那一条条清澈的河流被污染而叹息?工厂建在哪里都可以生产,但并不是什么地方都适宜种植稻麦油菜,什么地方鱼儿都可以自由地繁衍。我们能不能有一个通盘的考虑,将工厂迁移到更合适的地方,而给我们的农业、养殖业留下一片更适宜生存发展的空间?

  记得《诗经》里提到的蔬菜有二十余种,随着时代变迁,其中许多品种已退出蔬菜领域,成为野生植物,如薇、荇、苕、苞之类。专家认为这是由于其口感及营养欠佳而淡出了人们的菜谱,可我总怀疑是否因为环境恶化而导致其变异。现在,我们将许多优质稻米和淡水产品的生产基地(譬如苏南)变成了一个个发达城市的卫星城,变成了一个个污染企业的集散地,从人类的长远利益考虑是否有些得不偿失?因为你可以放弃田园生活,但你放弃得了吃饭穿衣?

  当一个个“鱼米之乡”被城市并吞,我只有心痛的感觉——不知这是不是一种小农意识?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