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3日陈云林首度来台前,必将面对一场台湾绿营政客的投机主义,及基层支持者的民族主义所掀动的“震撼教育”
国际先驱导报特约撰稿林崇胜发自台北 海协会副会长张铭清被绿营人士攻击的当天,我的心情既忐忑又不安,“难道,民进党真要破坏两岸关系的和谐吗?”
冲突的记忆还未平复,10月25日,民进党就大张旗鼓,号召50万民众上街头,诉求“反黑心、顾主权”,民进党主席蔡英文更是声称,11月3日海协会会长陈云林访台时,“街头再见”。
昔日在野时,民进党就以街头抗争闻名;如今丢掉“执政权”后的民进党,为何再度重返街头?他们内心的焦虑感,又从何而来?
激进抗争与二元划分
台湾的政治体制是导致民进党逐渐采取激进手段的结构背景。
以民进党为例,尽管民进党失去“执政权”,但从历年的“大选”和“立委”选举来看,岛内至少仍有三成五至四成的铁票部队支撑着绿营的生存。但因台湾畸形的政治体制,“立法院”内政党比例代表制的席次过低,如民进党的“立法院”席次仅有27席,只占总席次的23%,完全无法反映出其应有的得票率。
同时,马英九上台后,两岸关系大步向前。其融冰速度之快,更让绿营惊觉,即便在“立法院”强力监督制衡,都难以影响马英九的两岸政策。最终,激进的抗争方式成为绿营在此政治结构下的“必要之恶”。
其次,当两岸关系碰上岛内选举时,内部政治永远是民进党人的优先考虑。在代表民进党出征角逐明年底的县市长宝座前,一场腥风血雨的党内初选正在激烈展开。因此,通过形塑一个外部敌人来掩盖内部的政治矛盾,成为民进党政客一个投机但极为理性的算计。“勇敢的台湾人”对抗“黑心的中国人”的二元划分法,就是一个廉价、又不至于攻击党内同志的极佳消费议题。
焦虑引发保护主义情绪
绿营人士大多知道,两岸经济版图连结密切是潮流之所趋,难以抵挡。但他们也深信,马英九对大陆开放市场的路线,是“卖台的前兆”。在马英九任内,两岸即便不会统一,但却为台湾铺下一条统一之路,这是绿营难以接受的。
25日凌晨的台北,洒着小雨,气温稍寒。但绿营的游行集结场,已有一批民进党青年军进驻。目前是民进党市议员助理的曾先生(27岁)披着雨衣不满地说,“虽然我们内部对中国的看法很复杂,但马英九一味亲中,一味开放台湾市场给大陆,是我们无法认同的。”
这样的声音,不是少数绿营人的想法。据《中国时报》民调显示,觉得两岸交流过快的台湾民众大幅扬升到近三成,创下历史新高。
但在疑惧和愤慨的同时,绿营支持者却发现,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学者理性”的态度,让民进党在与国民党和中共的政治斗争上,表现得软弱无力,“一点也不强悍”。因此,焦虑感所带来的保护主义情绪,更为波涛汹涌。
此外,“穿草鞋”和“穿皮鞋”的差异,也是绿营对马英九的两岸政策不满的文化因素。
一位李登辉时期的“国安高层”告诉笔者,马英九的智囊幕僚许多来自菁英阶级,接受美式教育的熏陶,对台湾和中国大陆社会的了解并不深刻,如“马的幕僚就无法理解,为何张铭清在台南会被打的情绪氛围。因为,他们未曾真正深入过基层”。
文化的差异,必然导致马英九推行两岸政策时,遭受绿营基层的抵制。他说,若马英九想要顺利推展两岸关系,“寻求内部和解”首为关键。否则,绿营的焦虑感必定随着两岸交流的深化,更加白热化。
“菁英”对决“流氓”
在“反中”、“反马”之余,绿营又如何看待陈水扁的表现?意见纷歧、五味杂陈,是绿营当前的最佳写照。
确实,有部分绿营激进派认为,陈水扁正遭逢政治迫害。尤其在中南部,一些基层民众在反国民党的情绪氛围下,易被陈水扁的刺激性言语所煽动。对他们而言,国民党的本质就是一个万恶不赦、可能与中共连手卖台的政党;陈水扁的确有错,但国民党卖台更不可原谅。
但也有浅绿的支持者,无法接受陈水扁的作为,认为他的投机、贪污和无耻,玩掉台湾辛苦建立的“本土民主政权”;因为陈水扁,更让许多台湾民间社团和民进党之间“貌合神离”。
参与10月25日游行、目前在台湾司法改革基金会服务的杨先生说,民进党若要重回街头路线,极为愚蠢。因为,社运团体根本不欢迎民进党,都想和民进党切割,不想同他们划上等号。
他直言,马政府就是一群学术菁英,不了解草根社会的想法,只想建立菁英社会;民进党愈来愈像流氓,又找不到够菁英的人,只会操弄地方政治跟派系政治。这样的声音,颇能代表当前台湾社会对蓝绿两党的态度。
11月3日,陈云林首度来台前,必将面对一场台湾绿营政客的投机主义,及基层支持者的民族主义所掀动的“震撼教育”。这样的激情无法代表大多数,但也不会因两岸情势的和缓而降温,反倒因两岸经贸紧密往来所带来的诸如食品安全等各种争议,而催化出台湾社会对大陆的不满情绪。
这种混杂焦虑感的“贸易政治”,是两岸无法轻易摆脱的困境。(作者系前民进党党工,现为媒体记者)
推荐《国际先驱导报》博客:blog.sina.com.cn/m/xq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