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袁周:请正视隐形污水井吞噬4岁女童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02日08:46  新京报

  作者:袁周

  小凌晨走了。一朵美丽的小花,凋谢在深秋的风里。10月28日,这位年仅4岁的安徽籍小女孩,被没有了井盖的污水井,吞噬了生命。这口井,位于石景山区体育场南路南侧的一片拆迁空地上。从29日《新京报》刊发的图片上看,它距公厕只有数步。

  报道说,事发前,在这片空地上,像这样没有任何遮盖,或仅盖着木板和石头的井口,至少还有8个。有木板能怎样?吞噬小凌晨的井口,就盖着木板,可它已被水浸泡得松软,木板上的落叶早就把污水井变成了陷阱。无辜的小凌晨,也终于成了它的“猎物”!

  是的,终于。“2006年夏天,一辆车驶入当时还有院墙的大院内,跳下的工人们开始拆除地面上的井盖扔上车,其中一些工人头上还戴着安全帽”。虽然,当时就有居民提醒:“人掉进去怎么办?”(11月1日《新京报》)两年后,人真掉下去了,两个家也随之碎了……

  对,两个家。因为小凌晨总是骄傲地说:“我家乡有一对爸妈,北京也有一对。”家乡的爸妈,是亲爸妈;北京的爸妈,是姑姑和姑父。父母工作繁忙,她出生3个月后,跟着在北京打工的爷爷奶奶居住。父母怕她孤独,想家,让她认姑父为干爹。(10月30日《新京报》)可现在,她一个家也没有了,一个人从污水井出发,去了天堂,那么孤独……

  家,碎了。小凌晨走后,母亲一直过着没有眼泪、没有表情、极少说话、极少动作的生活;父亲几乎不睡觉,吃得极少;姑父一个人偷着哭;奶奶自责没管好孩子,几次想自杀;《新京报》10月30日刊发的图片上,抱着换上新衣的孙女的小尸身,爷爷满面凄楚。在这张图片的右边,生时的小凌晨,双手托着下巴,笑得那么甜,那么美,那么天使。

  看着小凌晨的眼,有一种痛,让我微微颤抖,有意无意地,便转过头去,看自己女儿的眼。她也是一个小小的孩子,一个小小的天使。她的每一次笑,都让我的世界春暖花开;每一次哭,也都让我的世界晴转阴。对每一对父母来说,孩子都是整个世界。所以,我完全想象得到,小凌晨的逝去,对她的亲人们,是多么难以承受的重击。

  那么,将心比心,所有与这场悲剧相关的责任人,是不是也该站在为人父母这个还原人性的角度,深刻检讨自己,既反省之前的过失,也思考之后的态度?要知道,像吞噬小凌晨这样的没有了井盖的污水井口,在我们的身边还有很多,只是表现形态不尽相同罢了。这一次,是小凌晨成了它们的“猎物”,那么,下一次呢,谁可能是被猎者?

  “隐形污水井吞噬4岁女童”系列报道中的一些细节,却又让我深深感觉到,即便在这起已经发生的悲剧中,在相关责任人身上,也依然暴露出令人震惊的麻木心态。比如,在悲剧发生三天后,现场的8个井口,依然没采取有效措施予以监控,其中3个井口没有任何遮盖,其余井口盖着的也还是木板和石头!(10月30日《新京报》)看来,真要做到将心比心,十分困难。

  10月31日《新京报》追踪报道,那8个井口已在30日被安装井盖或封填。11月1日又报道,拆迁公司已与死者家属达成协商补偿方案,赔偿其18万元。可这并不意味着,悲剧从此画上了句号。事实上,如果不能在所有事关生命健康安全的问题上将心比心,不敢正视小凌晨们的眼,那么,句号永远画不圆,而改头换面的悲剧,还会重演。

  □袁周(北京 学者)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