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李龙
温州鹿城区委书记杨湘洪滞留法国不归,温州市派出三人小组专程赴巴黎劝说,却无功而返。对于杨湘洪事件如何处置,温州方面下了严格的“封口令”。有报道说,杨湘洪的出走并不是临时起意。在他出走前后,其家人一度表现得很忙碌,而且杨湘洪可能被调查的风声,在当地官场已经流传半年了。
杨湘洪滞留法国不归,本该于10月15日返沪的上海卢湾区副区长忻伟明也如法炮制。一样的出国考察,一样的称病不归,一样的官方缄默,对于温州和上海卢湾区来说,该不该向外界说,如何说,居然成了不该是问题的问题。在《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已经实施后的今天,这实在是不应该。
其实,对于这些滞留国外不归的官员,想“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从情感上劝其归国,恐怕有点过于天真。且不说“特派三人组”有没有见着杨湘洪本人还是个谜,即便真在法国见面了,仅凭三人之口舌就能将杨劝回来,那可真是天大的笑话。很明显,杨湘洪“出国考察”只是借口,称病不归也只是托辞,其家人在他出走前后的忙碌表明,这是一个蓄意的滞留不归。说得严重点,这和“出逃”已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
有心人都会发现这些滞留国外的官员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多多少少地带有一些问题,比如杨湘洪可能被调查的风声,早已在当地官场流传,忻伟明是因为医院采购问题暴露而逃到国外。这些疑似“带病”官员与其说是去国外治病,倒不如说是逃脱调查。遗憾的是,有关方面对于这些“出国考察”者似乎既无警觉意识,又无防范措施,让他们得以在调查之前轻松逃到国外。
劝说无果后,难道就没有其他办法了吗?也不是,毕竟走失了一个党政干部还是有法可依的,我们还可以对其进行“追逃”。那么接下来就该进入司法程序,首先对这些滞留国外不归者进行调查,弄清楚其在国内有无违法违纪事实,这应该不是一件难事。然后再根据其调查事实,采取相应措施。符合引渡的可以引渡,不符合引渡的再考虑其他对策。
具体到杨湘洪来说,其滞留国外不归已经月余。法国的移民法相当严格,相信杨也找不到合适的借口滞法不归。因而,有报道说杨已经取道法国而远走其他国家。如果真是这样,事情就变得越来越复杂。当我们错过了调查取证的最佳时机,也许真就只能任由杨湘洪在世界某个地方逍遥自在了。
面对越来越多的官员滞留国外不归,如何防范、应对就成了必然解决的问题。不可能一发生滞留不归事件,首先想到的就是派出“劝说小组”,徒劳无功地浪费人力财力。在防范上,倘若官员的财产透明了,或许外逃的官员也就少了;在应对上,如果我们尽快启动司法程序,而不是代之以“封口令”,滞留不归者的脱身也就不会那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