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上海商报:金融海啸面前上海的真实机遇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04日09:38   上海商报

  社评

  摘要 上海目前最重要的是建设更为优良的商业环境,以此来吸引国内外的优秀人才、技术和资本,把上海的实体经济建设得更为可靠扎实,为金融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证。

  一年一度的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日前举行。在全球性金融危机进一步升级的当下,上海如何面对金融危机当然是会议的中心议题了。多位国际“高参”认为,这场金融危机导致美国经济衰退,因此上海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对于正在积极致力于打造金融中心的上海来说,对于这种说法自然是乐意听取的。

  长期以来,华尔街作为全球金融中心的“霸主”地位似乎牢不可撼。但是,仅仅由次级债券这样一个金融品种出了问题,就引发了整个华尔街的金融地震,可见其金融中心地位其实是建筑在并不像人们想像的那么牢固的基础上的。如果未来的世界金融也像世界政治那样需要“多极化”,那这场金融危机对于上海来说确实是一个机遇。

  就像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一样,一个城市要成为金融中心,需要各方面条件的成熟。在30年的改革开放中,上海的金融市场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资本市场已当之无愧地成为全国的一大中心。但是,就像上海市副市长屠光绍所指出的,中国在提升国际化过程中,市场体系非常重要,但又是目前最薄弱的环节。上海建设金融中心,必须着眼于国家的整体战略。就全国范围来说,一个有效的、多功能的、能够抗击风险的市场体系的构筑还没有完成,在此全球性的金融地震中,中国尽管并非处于“震中”,但受到震动同样不可小看,资本市场甚至出现了比华尔街更为猛烈的下挫。尽管华尔街遭受了重挫,但绝不等于金融中心这把“交椅”就自动转到了其他地方,遑论上海。

  华尔街出现的问题,正好为我们提供了重新审视金融市场的作用。金融业本属于第三产业,是一种服务性行业,它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实体经济的可靠基础上。但在近几十年来,美国过度利用美元在世界上的强势货币地位,导致金融业被提到了脱离实体经济的高度,甚至热衷于以负债来拉动消费市场。为了化解不断积累的金融市场风险,华尔街以金融创新自我标榜,创制了大量名目繁多的金融衍生品,一个金融产品可能蕴含问题,就制造另一个金融产品来转移风险,一个实体项目出现多个衍生产品,以至一旦其中一个衍生产品出现问题,整个市场链就像遭遇风化一般全线崩溃。谁也没有料到,仅仅是次级债券这样一个品种,就引发了震动全球的金融大地震,一些小国甚至出现“破产”的尴尬,其源盖出于此。事实已经证明,这种模式虽然可能会带来一时的兴旺,但却在市场上埋下了巨大的风险隐患。连美国这样实力强大的资本大国都无法抗衡,自然更不适合于中国国情,这也是上海在建设金融中心的过程中必须加以高度警惕的。

  以美国为主导的这种脱离实体经济、高度虚拟化的金融制度,已经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全球金融体系也面临着一个重新构建的现实需要。很显然,改革现行的国际金融制度,需要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多边参与,如果说金融危机为上海创造了机遇的话,其表现正在这里。但我们建设金融中心,绝不应该是对美国现行模式的“依样画葫芦”,而是应该站在他人的肩膀上,吸取其成功的经验,回避其已被实践证明为容易带来巨大风险、甚至可以摧毁整个市场体系的一些致命弊端。

  上海经济在经历多年的持续发展后,目前的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在资源、土地、商务成本等因素的制约下,第一、二产业的发展空间已经较为有限,国际金融风暴的传导效应也不可避免地会对上海的经济运行添加新的困难。从这个意义上说,未来上海的经济发展面临比全国更大的困难和挑战,经济转型的任务更为艰巨。因此,上海加快金融业的发展,以此带动整个第三产业的兴旺,并进而建立起金融中心,是一个符合上海发展实际的战略目标。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