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人民时评:如何铲除封口费生存的土壤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04日09:58  人民网

  作者:王石川

  10月31日,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负责人就山西霍宝干河煤矿矿难事故中记者领取“封口费”事件发表声明,表示对发放“封口费”的行为予以强烈谴责;对领取“封口费”的新闻界害群之马应予严肃处理;对假冒记者之名进行敲诈勒索的社会人员应予严厉打击;对新闻工作者正当的采访权益应予以坚决维护。

  对记者而言,揭发真相,捍卫正义,为民众利益鼓与呼,是其职业伦理的底线,如果被金钱所俘虏,跪倒在无良资本的裙裾之下,无疑是对记者这一职业的背叛,是对公共利益、人类良知的藐视和践踏,因此必须对新闻界的害群之马严惩不贷;那些假冒记者名义领取封口费,以“记者”之名行蝇营狗苟之实,这是对真记者的一种栽赃,是对记者这一职业的嫁祸,可能令公众产生对记者的负面评价,因此应对假冒记者之名进行敲诈勒索的人员予以严厉打击。

  毫无疑问,丑闻暴露后,那些胆敢以身试法的真假记者必将受到应有的惩罚。但我们不得不追问:为何会有封口之说?为何封口费屡见不鲜?封口费历史上最让人震惊的当属2002年那次,当年6月22日,山西繁峙发生矿难,有11名记者被摆平,拜倒在黄灿灿的金元宝下,其中不乏知名媒体。当时,舆论大哗,涉案记者受到了严惩,然而,事情似乎并未沿着良性轨道发展,封口现象仍然未能绝迹。

  封口现象之所以未能禁绝,笔者认为主要有两点原因:其一是无良资本相信可以用金钱摆平一切。矿难发生后,矿主首先想到的不是赎回罪愆,而是封锁消息,为何?利益作祟,据2005年12月1日起施行的《山西省非法违法煤矿行政处罚规定》,非法违法煤矿企业发生死亡事故,除按照有关规定对死亡职工给予不低于每人20万元的赔偿外,每死亡1人由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处以100万元的罚款。而封记者之口的代价相对较低,比如,山西霍宝干河煤矿此次支付的封口费为125700元。由此,无良矿主往往宁愿选择封闭消息也不愿意让矿难曝光。此外,一些矿主的发家史往往是一个野蛮生长的过程,他们不按规则,不讲套路,因此对法律法规蔑视,出了事情愿寻求非法手段,而不是走正常程序。

  其二是在强悍资本的收买下,一些人的灵魂被拍卖了。有的真记者在金钱面前迷失了,或者抱着侥幸心理,认为收一点无关宏旨,此外,一些记者把收取封口费、收取红包当作职业的附加值,或者认为是天经地义的收入来源, “封口费”似乎成为少数媒体的一笔特殊收入。对于那些假记者而言,则假冒真记者的名义,正是因为看准了一些矿主息事宁人的心理,趁机敲一笔竹杠,捞点不义之财。

  还需提出的是,一些矿主不仅善于摆平真假记者,还善于摆平握有权柄的人,他们不仅能封真假记者之口,还能封一些官员之口,而后者无疑更可怕。

  因此,要减少封口现象,不妨从三点入手:一是整饬煤矿,既对煤矿安全进行整顿,也对煤矿牵扯到的官员腐败现象进行整顿;一是整顿记者队伍,在整个行业掀起一场整风运动,不仅将害群之马清理出去,还要进行严格的职业道德学习,再过几天就是记者节了,激浊扬清、惩恶扬善才是对记者节的最好纪念;三是健全信息透明机制,拓宽公民合法的举报机制,让矿主无法隐瞒、不敢隐瞒丑闻,让官员无法包庇、不敢包庇矿主,让真相时时处于公众火眼金睛的监督之下。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更多关于 封口费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