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辛木:温州劝归小组的出国名义倒是很有点嚼头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04日11:44  扬子晚报

  作者:辛木

  记者从浙江省温州市委得到证实,“温州市委派人赴巴黎劝说滞留区委书记无功而返”的说法不实。温州赴法的劝归工作组,目前还在法国继续联系劝说杨湘洪回国(今日本报A12版)。

  以前的说法不实,正从侧面说明了在真相不公开的情况下,流言和猜测就会盛行的道理,但温州方面目前公开的信息仍然是有限的。

  尽管来自官方的信息有限,但有些信息还是令人颇生感慨,如温州方面组织的“劝归”工作组不是传说中的三人,而是四人;此外,“劝归”工作组“对外以中医药学术交流名义出国。经法国华侨华人社团邀请,经过层层审批与签证,于10月22日出境前往法国”。

  原来,这个被人们普遍认为“多此一举”的“劝归”工作组,出国的名义并不是实事求是地公开宣称去法国“劝归”的。而且,如此出国的理由和借口,还是“经过层层审批与签证”的。就是说,无论是哪一级审批部门,对于此出国小组的真正意图,都是心知肚明的,所谓的“中医药学术交流”,只是大家心照不宣的幌子而已。

  由此我想起了当初杨湘洪出国的名义:应瑞士、奥地利、法国有关组织邀请,出国经贸考察。那么,究竟是哪些组织邀请的?以杨湘洪为首的经贸考察团究竟考察了什么?有什么考察成果?现在看来,随着杨湘洪团长的滞留不归,一切都已被证明,这些不过是公款出国旅游的幌子而已。对此,当初有关部门在审批与发给签证的时候,心中恐怕也是心知肚明和心照不宣的吧。随便找个考察和学术交流的借口,就可组织一个花费公款的出国团队,去感受浓郁的异国风情。那些早有预谋出逃国外的贪官,更会借助频繁的出国“考察”和“交流”的机会去寻找赃款转移地点及外逃落脚点,否则出逃哪有这么容易?

  曾有人提议要加强审批和签证环节,制止那些挂羊头卖狗肉的名不副实的出国考察,现在看来这实在太过一厢情愿了。因为,对于那些以各种冠冕堂皇的名义出国的团队,审批部门如何不知其真正的目的?

  据悉,以“中医药学术交流”名义出国的温州“劝归”工作组将在11月5日离开法国,6日返回温州。笔者突发奇想,倘若工作组中有人再滞留法国不归的话,温州方面又该以什么名义组团出国“劝归”呢?是以“某某考察”还是以“某某学术交流”的名义?

  (山东 辛 木)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