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京报社论
两岸民众期盼已久的三通协议,终于在昨天签署。这是一份历史性的文稿,陈云林和江丙坤分别代表海协会和海基会,签署海运、空运、邮政、食品安全等四项协议,其中海峡两岸空运协议于双方签署之日起40日内生效。
从内容上说,两岸的海运与空中直航、直邮解决了多年来两岸交流中的高成本问题。在这份协议签署之前,大陆与台湾两岸客运需要绕行香港,货运中有不少需绕行日本石垣岛。台湾地区货船仅绕行一项,一年就要白白送出6860万新台币;大陆货运为此付出的成本还要高。而两岸的食品安全协议,则回应了台湾岛内对于两岸食品交流中的安全问题的担忧。这些内容一方面是降低了两岸直接交流的成本,另一方面增加了两岸共同利益的关联度。自三通之后,两岸互动即将开启历史性的新局面。
在过去较长一段时间中,两岸关系呈现出一种“行先于言”的模式。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无论岛内执政者属于哪个党派,与两岸民生和经济发展相关的活动,并不随着政治气氛的变化而发生根本的变化。甚至在台海局势最为紧张的1996、1997年,以及台独势力做大的前几年,还有大量的台商前来大陆投资。两岸经济和文化的互动,已经成为了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在这种时代语境中,“大三通”非通不可,早已经是两岸有识之士共同的历史命题。台独势力所希冀的政治语境,也是基于一个封闭的不了解大陆的台湾,因此他们反对三通。而恰恰相反的是,两岸多数民众的相互认识已经随着经济的发展,民生关联度的提高而超越了这种历史的反动。三通协议的签署,只是顺应民意,完成了这个历史阶段的制度性一步。
应该看到,民间日益频繁的交流和互动,开启了两岸稳定发展的历史机遇。在三通之前,两岸民众就用希望抵消了交流的高成本。自三通之后,随着交流门槛的降低,会有越来越多的两岸民众互相走动。可以预见到,新鲜的台湾水果会越来越便宜,大陆的台资企业也会越来越成熟,金融危机中的两岸资本市场也会相互展示救助的可能。更重要的是,人员、资本、商品的自由流动是一切缓和的前提和必备条件,两岸关系稳定发展将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在三通之后,两岸关系未来的新格局也将逐渐清晰起来。两岸政党民众将会逐渐摆脱传统的隔空喊话或者定位争论,进入到实质性议题的互动阶段。因为随着两岸逐步解决流动问题,两岸相互促进、实现双赢会越来越受期待。就以陈云林此次访台为例,他赴台前就“问题奶粉事件”向台湾民众坦率致歉,而且正面回应所谓的“呛声”,本身就表现出一种积极的姿态。
2008年11月4日,130公里的海峡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短。如果说历史曾经是扩大这个距离的目击者,那么三通协议就是缩短这个距离的加速器。在两岸关系重归理性的日子里,两岸所签署的三通协议,自然也就成为一份背负巨大历史期待的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