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李晓亮:以蒙牛困境思忖民企御寒之术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05日10:13  重庆时报

  作者:李晓亮

  这个秋天,金融危机的寒意,最初从美国华尔街弥漫开来,渐渐整个世界都浸润在深秋的凉意里,中国自然也难置身其外。

  日前,蒙牛的老总牛根生,就感觉到了这股彻骨冬寒。受三聚氰胺的影响,蒙牛股价暴跌。而被质押给摩根斯坦利的股权,更让牛根生倍受煎熬,他担心实际控制权旁落,于是含泪写下“万言书”向同仁求助。幸得柳传志等人的仗义施援,蒙牛的困窘目前已暂时缓解。(11月4日《21世纪经济报道》)

  情急之下,牛根生打出“民族企业”的牌,可却有舆论对此不以为意。这倒不是有针对的幸灾乐祸,我们更愿意把它看成,公众在被问题食品搞得食不甘味后,无意流露出的愤懑之情。

  毕竟,奶粉风波中,虽有个别道歉者,也未收实效。出事企业本该更迅速而真诚地与政府、媒体和公众进行积极沟通。主动公开信息,勇于承担责任,遵循公共利益最大化原则,拿出让公众满意的解决方案,争取尽早取得消费者的谅解。而在当前,企业的社会责任心,很大程度上体现在事后赔偿上。若像三鹿一样,出事之后不思及时理赔,却慌着紧急抛售,这种做法也就奢谈社会责任感了。

  应该说,现在还远未到金融危机最艰难的时刻。既便如此,我们已看到汇源、蒙牛这样的知名民企相继遇困。除此,还有纺织类和玩具类的大企业遇困,今年上半年,更有六万多家中小型企业破产,置于金融危机背景下看,这些都值得我们警醒。

  我们知道,中国经济要真正繁荣,民营经济必须壮大。有竞争力的民企越多,消费者得到实惠也越多。所以,现在我们应抛开一切非理性的情绪,集中精力思忖民企御寒之术。只是,在经济寒潮中,民营企业更难与大型国企、垄断企业一较高下。因为即使后者没有国家储备的过冬棉被,人家本身脂肪层都比民企厚实很多,所以过冬不成问题。

  这时,民企只有勒紧裤带,准备过冬。同时,多渠道地与市场化的资源进行连接,企业之间则必须摒弃恶性竞争,在价格和议价能力上形成有效合力,强强联合。相互偎依抱团取暖才能抵御严寒,幸喜,蒙牛事件中我们目睹了这种可贵的力量。

  当然,要共克时艰,政府有关部门也必须有所作为,能否给民企以“国民待遇”,有没有让利于企业、让利于民的决心和勇气,至为关键。希望借助蒙牛事件提供给我们的反思视角,政府部门和企业,都能在“软含量”上多下工夫:企业多着眼于创新、知识、绿色环保和服务品质,同时主动肩起社会责任;政府则要在关注信贷量的同时,注意资金使用效率和市场化配置的问题,产业政策、行政部门配套等方面也须着力。

  回到蒙牛事件上,对于不少人寄望于洋企业来给中国以食品安全的问题,其实也需要政府来解题。假如一个行业“公开的秘密”,还能作为“潜规则”,“潜”行五年甚至更久,有关部门却似闻所未闻。那么,我们也就很难相信洋企业入驻之后,不会照葫芦画瓢,“入乡随俗”。

  人无圣贤,更何况是以逐利为生命的企业。对犯错的企业我们既要追究责任,也应有宽恕的勇气。进而在剖析了深层制度原因的基础上,建立起严厉的监控和惩戒体系。在此过程中,我们的智慧才能得以提升,积极的制度建设力量才能得到拓展。这或许是我们每次跌倒后收获到的一些理性吧。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