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杨青:作协盘点网络文学或是一厢情愿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05日10:32  深圳商报

  作者:杨青

  中国人向来喜欢逢十必闹腾的,今年恰好是网络文学十年,焉能错过?

  这不,由中国作协指导,中国作家出版集团和中文在线联合主办的网络文学十年盘点活动于近日启动。从2008年11月到2009年4月,用半年的时间对十年来的网络文学作品进行一次全面大盘点。而且,这次的评审“与茅盾文学奖一样”,优秀网络作家可被推荐加入中国作协并免费入鲁迅文学院进修。

  不可否认,加入中国作协和进入鲁迅文学院进修,这曾经是很多青年文学梦的起点。鲁迅文学院被视为中国作协培养青年作家的基地和摇篮,一些优秀作家和作品从这里跃上文坛,但这是过去。

  网络文学的最大特点就是把以往的条条框框打碎,作家门槛降低,作品与读者零距离接触。你可以最真实最大限度地展示你的文学才华,而且更快速更直接地把作品传递到读者的面前。与传统作家的成名路相比,网络文学天生就是一副草根相,从一开始起走的就是一条与作协背道而驰的路线。传统的作协培养和吸收作家是从市到省一层层地选拔,各级作协都有各自的文学刊物,还有文学批评、文学评选、文学活动等等,而这正是网络文学作为新生力量叛逃的出发点。

  作协看到了网络文学的力量,试图包容和吸收,这是一种开放的姿态,值得关注。但也得客观地分析一下现在文学各阶层的现状。就像上海作协副主席陈村说的,以前一个作家要过好日子,出版、发表、得奖、出国、当官、调进省会城市,都有作协在起作用。但现在作协的权力分散了,好多作家没获过什么奖,也不是作协成员,但一直受读者追捧,书的销量很好。也就是说,以前是自古作协一条路,现在是条条大路通罗马。尤其是网络文学的出现,的确瓜分和稀释了作协的权力,而且成就了不少年轻的作家,辟出了另一条文学新路。

  在这种情况下,以加入作协和免费入鲁迅文学院进修这样的“奖品”来吸引网络作家,感觉就是缘木求鱼。而活动组委会成员把这项活动称为“传统文学主动对网络文学的伸手”,也为网络写手提供了一个“鱼跃龙门”的机会。不是说网络作家不需要进修,不需要组织,而是什么样的进修和加盟对他们有吸引力。其实只要想想韩寒“我如果是作协主席,下一秒钟就解散作协”的宣言,我们就大致可以揣度出网络新生派作家看到这样的“奖品”会生出怎样的反感。

  网络文学从像“幽灵”一样四处游荡,到与传统文学形成二分天下的对决,虽然泥沙俱下,问题诸多,但它起码彰显出一种新生的力量和文学的未来走势。以前出版社的编辑泡作协、盯名作家新作是基本功,现在的出版社编辑变成了泡各种各样的文学原创网,发掘新作家。传统文学是通过出版寻找读者,而网络文学最大的特色是在读者的点击和关注下为自身赢得出版的机会。传统文学与读者见面是一种封闭式的单方叫卖,而网络文学则是在读者的一路关注和呼喝声中护送上阵,它的出生就是伴随着点击率一路成长起来的,是一种开放式的创作,读者的意见和关注甚至可以改变创作的方向和结局。

  传统文学的优势不言自明,网络文学这十年来发展迅猛但问题不少,把两者的优势嫁接起来,几乎是许多人一直以来的理想。在这种情形下,传统文学不是俯身以就,汲取网络文学中的优势,而是以“先来为大”的一贯优越感来盘点网络文学,本身就是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而拿出“加入作协和免费入鲁迅文学院进修”这两个奖品,以“鱼“喻网络作家,把作协和鲁迅文学院比作“龙门”,这样一厢情愿的自我感觉良好,事实上体现出的是一种自大和对网络作家的陌生感。这样的盘点费半年之功,估计对网络文学起不到太大的促进作用,对传统文学也不会产生推动。最惨的是水过地皮都不湿,又成了一次被旁人看笑话的自娱自乐。

  还是老话说得好,强扭的瓜不甜。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更多关于 网络文学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