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秦淮川:什么是记者节最好的礼物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08日07:36   长城在线 (来源:燕赵都市报)

  作者:秦淮川

  关注记者节不能仅仅关注记者的健康状况,更该关注记者的生存状态,关注记者节操,关注言说权利。实际上,早在上个世纪40年代,《大公报》主笔张季鸾就对"记者节"作了两方面的解读:一是记者的节日,一是记者的节操。

  今天是我国第9个记者节。在这个日子来临之际,有一则消息令人感伤———由中国医师协会联合国内最大的体检机构慈铭体检集团对传媒从业者健康状况进行了分析,公布的结果显示:媒体从业体检者中亚健康检出率为97.5%,媒体属于亚健康高发行业。(11月8日《扬子晚报》)

  最近几年,几乎每个记者节来临之前就有相关方面的调查显示,媒体从业者的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诚然,不规律的生活、饮食、超负荷的工作压力,使这一人群的健康大打折扣。但是,关注记者节不能仅仅关注记者的健康状况,更该关注记者的生存状态,关注记者节操,关注言说权利。实际上,早在上个世纪40年代,《大公报》主笔张季鸾就对“记者节”作了两方面的解读:一是记者的节日,一是记者的节操。

  因此,记者节的要义一方面固然需要关注记者的生存状态,另一方面则需关注记者的权利生态。恰好最近关于记者有多则消息,比如封口费,有的记者威武不能屈,在资本面前不摧眉折腰,也有记者跪倒在资本的裙裾之下,拍卖操守,遮蔽正义。

  记者节不独为我国所独有,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记者节,有的国家称记者节为新闻节或出版节,比如每年4月7日就是韩国的新闻节。因此,归根结底,记者节的要义应是对言说权利的肯定和维护。由此,我想到了托马斯·杰弗逊,其有两句名言广为人知。一句是“我们政府的基础是民意,因而政府首先就要保障这一(舆论的)权利;如果要我在有政府而无报纸或有报纸而无政府之间加以选择,我将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另一句是“离开了对新闻出版自由的保障,就无其他自由的保障可言,当公众舆论允许自由表达时,其力量是不可抗拒的。”这些话放在今天解读,尤有现实意义。

  值得提及的是,在去年记者节前,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发布通知:新闻采编人员合法的新闻采访活动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干扰、阻碍新闻采编人员合法的新闻采访活动。显而易见,保障新闻采编人员合法采访权利,这是记者节的礼物,也是对记者权益的维护。我国宪法第三十五条规,公民有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十七大报告指出,要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记者也是公民,捍卫记者的言说权利也就是捍卫公民的言说权利。

  “防火、防盗、访记者”,不独资本对记者有戒备,一些不安分之手对记者同样有戒备。不独记者,在一些地方,公民的发言权受到钳制,从重庆的“彭水诗案”、山西“稷山文案”,到海南的“儋州网案”,再到西丰警察进京抓人案,权力之嚣张,文网之密布,不能不让人拍案而起。这些公民的遭遇何尝不是记者的遭遇?记者所遭遇的言说之痛何尝不是公民言说之痛的一个折射?

  其实,在互联网时代,人人都可以当“记者”,都可以记录所见所闻,都可以发表在网络载体上,都可以合法地行使言说和监督的权利,这就需要在保障公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上着力。言说权利越充沛、越得到保障,公民的权利就越能实现,言说权利的荣耀就是记者的荣耀,也是公民的荣耀。给记者节最好的礼物就是保障记者的言说权,保障公民的言说权,让记者不会被封口,让公民免于以言获罪。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更多关于 记者节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