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京报:自行车免费租赁 善思更能成就善政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08日08:00  新京报

  新京报社论

  一年内,北京市所有社区都将建有“自行车免费租赁点”,每个社区按居民人数20∶1比例投放,居民只需凭身份证便可领到租赁卡,且可在任何租赁点还车。目前,这套名为“公共自行车微循环系统”的租车模式,已开始在朝阳区麦子店社区建设,今年年底就可试运行。

  自行车免费租赁,不但可方便群众,还可鼓励人们多采用节能环保的方式出行,是利国利民的安排。按照目前的计划,每个租赁点都要验证、登记,需要大量人手;不仅如此,为防丢失,还拟在每辆自行车上安装GPS定位仪,仪器本身加上监控设备,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相当可观。如此大的一次性投入和日常消耗,所维持的是一项纯公益的、免费的公共事业,经济上将是一笔沉重的负担。很显然,北京市推出这项服务,算得更多的是长远的社会账,而非经济账。

  但凡一个好的计划,人们都希望它能运行得更有效、更持久。打个比方,大家都希望这个政策是“永久牌”,而不是昙花一现的“飞鸽牌”。而就公共服务来说,政府的小投入,往往会有社会效益的大产出。所以,保证政府投入的及时到位、有效和可持续,就成了问题的关键,正所谓钱要花在刀刃上。这样一来,对政府投入的精打细算,也就成为题中应有之义。

  我们注意到,在巴黎、维也纳、布鲁塞尔等许多欧洲城市,自行车免费租赁早已行之有效地推行多年。在这些地方,租赁自行车只需在无人看管的租赁点投币取车,还车时自己锁车,所投硬币即自动弹出,既方便了租车者,也节约了管理开支;他们所提供的自行车也都是普通的自行车,只是漆成特别颜色,并未安装精密的监控仪器。

  从经济上算,人头开支、管理开支,加上给每辆车安装昂贵的跟踪系统,其成本之增加,恐怕会超过丢车所带来的损耗。而将这笔钱节省下来,却可以购置更多车辆,覆盖更多网点,即使有所丢失,所谓“楚亡楚得”,无足轻重;况且装有GPS的自行车,真有人成心要偷的话,一样保不住,损失只怕更大。人思善政,思其能持久,因此踏踏实实、细水长流,更能将好事一直做下去。

  从报道看,虽然有关方面提到在公园、景点等处适当设立租赁点,但主要思路还是立足社区,服务常住居民。而实际上,常住居民大多自家有自行车,如果是短途,自家的车用起来同样方便;如果是长途,北京这么大,选择租自行车出行的人毕竟是少数。在国外,租赁自行车点大多集中在繁华闹市、著名景点或大商业区,集中在外来旅行者、青年人、学生或其他短住客集中的地段,因为这些人是最需要、也最有可能使用这项服务的人群。

  一项善政的推出,目的自然是让更多需要的人得到满足,而不是仅仅为推出而推出,更不是为了作秀。北京和巴黎、布鲁塞尔等外国都市一样,每天都有大批外地人、外国人活跃在城区各处,免费租赁、借还方便的自行车,对他们而言是最需要的。针对这些问题,显然还需要更周详的思路,更妥帖的安排。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