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严朝霞:厦大新规可能会让贫困生挨饿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09日07:47  新京报

  作者:严朝霞

  “学生家里穷不穷,先看他在食堂吃得好不好”,厦门大学日前推出破解贫困生认定难题的新办法,对此,各界反应不一。(11月7日《厦门商报》)

  笔者认为,这个办法不但不能破解难题,还可能会让贫困生饿肚子,也可能因此产生假贫困生。

  这个办法如果成立,则需要几个前提:学生很喜欢食堂的伙食;学生惟一的食物来源是食堂;学生没有饮食爱好,吃就是为填饱肚子。可这些假设成立吗?显然不成立。那也就是说,这一新办法缺少科学性、公正性。

  以笔者的大学同学为例。在大学时,一女同学的父母是高干,比我们其他姐妹的生活费多出好几倍,但她嫌食堂饭菜没特色,经常是宁愿吃方便面,不愿吃食堂“大餐”;或是早中晚各在食堂买两个馒头,回宿舍用牛肉酱、鹅肝酱等高档酱料配着吃。按这个同学的食堂消费情况,你能说她贫困?

  按厦大新规,很可能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一部分贫困生勒紧裤腰带,不敢去买稍荤点的菜,甚至节食;一些贫困生在食堂不敢多吃,人前不敢多吃。如此这样,连续三个月的“考察期”不仅饿坏了贫困生的肚子,还可能让他们营养不良。

  同时,这样的考核办法,也伤害了贫困生的自尊。给人资助就等于控制了别人的胃?因为贫困,有的学生已有自卑感,现在在食堂吃饭,也要被监督,心里有多堵?

  □严朝霞(安徽 记者)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