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王石川:以制度善意化解突发性危机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09日08:02  扬子晚报

  作者:王石川

  深圳宝安区石岩街道办在组织开展清理非法营运的设点检查过程中,一名街道工作人员用对讲机砸向一名摩托车主致其撞车死亡,随后发生袭警事件(详见今日本报A11版)。

  上个世纪80年代,德国著名社会学家U·贝克就首次提出“风险社会”概念。大意是,现代社会存在不断扩散的社会介质,在传播中会引发社会分裂,从而导致群体之间的冲突影响社会结构的稳定。多年前,我们尚认为风险社会离我们还很远,不必作杞人之忧,现在看来,到了该用力应对风险社会的时候了,因为谁也无法预料下一次的突发性危机会以什么样的方式、会在什么时候爆发。

  诚然,许多突发性公共危机集中折射了一些职能部门的决策缺陷,比如权力自肥,背离了公权力的本义,或者政策不公,明显倾向于利益集团,损害了公众利益,或者是忽略了弱势群体的吁求,使他们失去了生存的信心,再或者是缺乏柔和,在执法时迷信暴力和恫吓,等等。

  因此,要降低民意情绪,就需要职能部门在维护社会公平上着力,培养民众的社会认同感。重庆出租车罢运事件的圆满解决有很多经验,值得提及的是,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表示,出租车司机大群体也应该有个协会之类的组织,经常有效地反映大家的诉求,打通这个渠道。成立这样的出租车司机协会,是机制上的保证。诸如此类的制度善意,显然会对降低民意情绪和消弭突发性公共危机,大有裨益。

  (江苏 王石川)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更多关于 深圳 袭警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