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肖擎:以企业发展扩大社会就业容量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0日07:34  汉网-长江日报

  作者:肖擎

  前天,多家媒体报道,受全球金融风暴影响,沿海经济发展开始减速,不少农民工失去岗位,两个月内,我省有30万失去岗位的农民工回到家乡,各级政府高度关注,正制订积极的措施以应对民工返乡潮。

  全球经济危机下,不只是湖北,一些劳务输出省市,返乡潮其实都已提前出现。制造重地的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已有大量企业纷纷倒闭。有关部门也已于本月初派出调研组,分赴四川、湖南、江西、浙江、广东与江苏等劳务输出或输入大省,对金融危机下的就业形势进行调查。

  30万人失去工作,回到家乡集体待业,压力可想而知。压力之根本在于,数量如此庞大的群体,其未来生活与发展如何保障。顺时而变,调整相关政策,鼓励一部分人重拾农业生产,或者通过湖北武汉的企业吸收一部分人,又或者给予一定的补助,尤有必要,但从应对这场经济危机的强大冲击来说,关键还在于社会就业岗位的大量提供,已使社会劳动力供需关系能够恢复平衡。

  企业是市场的基本力量,容纳了社会上大多数的就业人员,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细胞,可以说在一个国家的经济“金字塔”中占据着基础部分。无论是就应对经济危机,还是就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而言,企业发展都是备受关注的重大社会问题,它连接着无数人的生活,连接着无数人的梦想与未来,企业发展与失业问题有着根本性的紧密联系。

  在此背景下,我们要思考一个问题,如何以企业的发展来保证社会就业环境的稳定,如何让人们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仍然有可选择的机会?

  推动企业发展,解除企业所受的束缚是根本。最近,武汉正在开展的全市重点企业大走访活动,以帮助企业应对挑战,解决困难。站在一座城市的高度,我们理当明白,良好的发展环境不仅大企业需要,城市里的每一个企业都需要。一个城市有支柱性的大企业,也有大量的中小企业,与大企业比较而言,大量中小企业的生存环境可能显得更加艰难,如何让它们有发展的动力和信心,进而满足社会庞大的就业需求,是十分现实的问题。

  让中小企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稳定就业和扩大就业,需要确保中小企业作为市场经营主体的各项权益,为它们的发展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自由宽松的外部环境。这不仅要求各级政府依法行政,进一步扩大市场准入范围,简化审批和办事程序,使各项工作和制度公开化、透明化,还要求适度放宽对中小企业的某些限制性标准,在外贸出口、市场准入等方面适当开放和扩大经营范围,在税收方面适当为一些企业的发展提供优惠政策,既解决它们面临的暂时困难,更要为它们的长远发展构筑好的环境。

  全面改善人民生活,这是党的十七大关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是“社会就业更加充分”。无论是应对一场经济危机,还是实现人民生活的幸福,以企业发展扩大社会就业容量,我们还要有更充分的认识,还要做得更多。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