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京报:公众知道地质隐患才能防患未然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0日07:47  新京报

  新京报社论

  11月2日,云南省11个州(市)遭遇暴雨袭击,部分地区发生滑坡泥石流灾害,其中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双柏县灾情较为严重。截至5日11时,灾害已造成云南40人死亡,43人失踪,10人受伤。好消息是,11月8日晚,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抢通通往滑坡泥石流重灾区楚雄市西舍路乡的陆上通道,为下一步抢险救援高效开展提供保障。(新华社11月9日电)

  今年9月,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历时7年完成了一项地质灾害调查。调查表明中国有700个县(市)208万平方公里内的地灾隐患点10.4万处。这项调查还告诉人们,地质灾害隐患点主要集中分布于我国东南丘陵区和西南山区。西南山区是目前受威胁人口最多的地区,达307万人,占受威胁人口总数的46%。其中人口高风险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0%。

  从我国近年来频发的地质灾害来年,面对天灾,充分的防范是必要的。有一点不能不引起重视,那就是历时7年被调查出的这10万多个地灾隐患点,公众知道都是在哪里吗?特别是当地百姓,他们知道自己居家过日子的地方,已经被国家调查发现是地质灾害隐患点吗?他们知道不知道,如果在那里建设大型项目,有什么相应的保护措施,不管是对老百姓生命安全,还是对国家财产?

  9月22日《中国企业报》报道:2008年6月30日晚,一场暴雨突降四川冕宁,7月1日凌晨1时许,位于冕宁县西南约80公里的里庄乡董家沟暴发泥石流灾害,数十数百公斤乃至上吨重的山石随浊浪汹涌而下,扑向由汉、彝、藏、蒙四民族构成的里庄乡里庄村,泥石流所到之处,人畜饮水管道断裂、耕地毁损、合抱粗的大树被拦腰砸断……

  原本山清水秀的山谷何来这满沟的乱石?泥石流源自何方?人们溯浊水而上,很快在上游不远处找到了答案。原来是水电开发公司施工单位为节省开支,未按规定将修路产生的荒渣全部倒进指定沙场,而是就近就便倾倒,致使大量荒渣从半山腰顺陡峭山坡直接滚落谷底。堆积的荒渣栏断溪流,形成了一个个大小不一的水塘(堰塞湖),这些堰塞湖因6月30日的暴雨而溃坝,像多米诺骨牌一样逐一垮塌,洪水挟裹着乱石直扑下游,一路肆虐,之后冲进奔腾的雅砻江。

  我们不能不看到,由于近几年经济发展和人类活动空间的不断加大、城镇化加速,特大型灾害的发生数量和灾情呈现上涨趋势。所以,现在调查表明的这10.4万处地灾隐患点,有多少是原发性的,有多少是因人为干扰诱发的?如果是人为诱发的,我们又该如何防范呢?

  今年5月1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正式实施。那么,在地质灾害多发区开发,就应把其危险程度和预防措施告诉公众,尤其是告诉当地的老百姓。毕竟,要预防灾难,就先从知道灾难隐患在哪里开始的。从另一个方面说,这也是对公众知情权的保障。为此,希望这10.4万处地灾隐患点所在地的政府,能本着对公众高度负责的精神,通过尽可能多的途径,尽快把地灾隐患点告诉当地居民,与此同时,还要制订应急预案,让他们学会应对和防范,把所有可能出现的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更多关于 地质灾害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