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张田勘:网络成瘾需从深广背景去理解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0日08:30  东方早报

  作者:张田勘

  11月8日,中国首部《网络成瘾诊断治疗标准》通过专家论证,玩游戏成瘾被正式纳入精神病诊断和治疗范畴。

  尽管网络成瘾只是一种心理疾病或心理障碍的类别,但所引发的问题可能影响到许多家庭。因为,只要上网的青少年中,或多或少都有成瘾现象,在成年人中也不乏网络成瘾者,无论是轻度还是重度的。这就提醒我们,对于网络成瘾的诊断以及随后的治疗需慎之又慎。

  首要理由是,把玩游戏成瘾纳入精神病诊断和治疗范畴,是否有科学依据。这在专家看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否则就不会有《网络成瘾诊断标准》通过专家论证。但即使经专家论证,也要向公众解释清楚网络成瘾的科学依据和表现症状是什么。

  把网络成瘾当成精神疾病的一种,在目前来看,公众要接受是有难度的。尽管随着心理学的普及,中国公众对心理疾病的了解和接纳程度已有所改善,但对于一个视精神病为羞耻的民族来说,接受网络成瘾还需要时日,更需要专业工作者的传道和解惑。

  以抑郁症为例,上世纪80年代就有人提出,抑郁症这样的心理疾病,正如感冒一样,是每个人一生中在不同的时期都可能经历的,但这种观念直到今天才逐渐为公众所接受。即使是这样,今天也有很多人并不认为自己患过抑郁,更不愿意就医。

  另一方面,疗效是否显著,检验着对这一疾病的认知是否客观和正确。审视多年来的网络成瘾治疗,效果其实并不显著,这就需要把网络成瘾放到更为深广的社会环境中去理解。例如,在网络成瘾现象中,心急如焚的家长感到,上网成瘾害了孩子,使他们厌学、逃学、不理家人、学业荒废、性情暴躁、行为怪癖等等。最反感治疗的则是所谓成瘾的孩子,他们拒绝咨询(治疗),感到是被父母骗来咨询,于是当面顶撞家长,诋毁老师、学校和社会,否认自己是网络成瘾,认为家长、老师根本就不懂他们,他们只是觉得网络很好玩,该来咨询(治疗)的是自己的父母。

  显然,成瘾者的声音并没有得到理解。这说明,网络成瘾是一种复杂的现象,非单一的生理、心理和行为障碍所致,除了生理、心理上的成因,还有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多方面因素。例如,网络成瘾患者中,95%是缺少父爱的男性青少年。家庭和学校不能吸引和温暖他们,才让他们对网络寄予希望并对网络成瘾。

  生理、心理方面的成因,当然需要医学和心理学的介入;对于其他原因,则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参与,更要与孩子交流和互动。至少要听到网络成瘾者的呼声和意见,并根据他们的想法来咨询和治疗。这显然不是出台一个《网络成瘾诊断治疗标准》就能一劳永逸的。网络成瘾是当今社会的一种新的挑战,或者说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带来的挑战。

  (作者系《百科知识》副主编)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