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毕舸: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当有制度创新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0日08:47   长城在线 (来源:燕赵都市报)

  作者:毕舸

  央行决定11月起全面放开贷款规划限制,大力支持银行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今年以来,受国际经济下滑和原材料价格过快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部分地区中小企业出现经营困难。(《中国青年报》11月9日)

  中小企业已经成为一种代表未来经济发展方向之一的产业现象。当前,无论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工业化国家,中小企业的地位都越来越受到重视,著名经济学家杨小凯甚至称之为一种“新发展现象”。

  然而,在这种最具发展活力和潜在价值的新经济形式面前,当前融资体系显然还没有做好足够的准备。按照现代金融理论的解释,中小企业融资的最大特点是“信息不对称”,由此带来信贷市场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而中小企业贷款“小、急、频”的特点又使得银行的审查监督成本和潜在收益不对称,降低了它们在中小企业贷款方面的积极性。

  这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一般性原因,除此之外,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难还有着特殊的国情因素,这主要反映在当前经济金融体制变迁过程中,市场经济体制的微观运行基础不完善所带来的各种制度摩擦。

  近期,一种全新的中小企业融资方式在广东东莞开启,东莞市中小企业局与中国信保广东公司正式签约,共建中小企业政策性融资平台。据报道,不同以往的是,中小企业在这个平台上融资无需抵押物,“一张保单就可以顺利获得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因此,有业内人士表示,这种创新融资平台的建立,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本质上而言,中小企业是经济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中小企业在发展经济、解决就业和改善民生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已是有目共睹,但是,客观地说,和其取得的成就相比,中小企业在融资及其他政府政策方面所获得的支持却是少之又少,很多时候甚至可以忽略不计。企业实现规模扩张和跨越性发展的主要融资方式还是自筹或民间借贷。而类似于市场垄断、行政保护与政策“歧视门”的人为限制,再加上当下全球金融危机的扩散,使得中国中小企业面临严峻考验,政府的公共服务创新必须尽快提速。

  因此,当前这种不乏创新意味的中小企业融资平台在东莞的开启,无疑为普遍性的中小企业融资难局面带来了别样的解决思路。可以说,在有着种种限制的现实金融政策和经济环境下,这样的创新,当可寄予谨慎的乐观和积极的鼓励。但是,从更大的层面上看,逐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还当有包括非正式的权益资本市场、风险投资体系等金融工具和制度体系的创新和发展,才能真正弥补中小企业的融资资本缺口。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