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马光远:别让游说的人群吹歪了4万亿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3日07:42  新京报

  作者:马光远

  国务院提出的以民生为宗旨,促增长为目的的经济转型方案的大方向无疑是对的,但为了实现这样的目的,离不开一个确保资金安全的制度框架

  国务院4万亿元经济刺激措施甫一公布,一些地方政府、企业已经闻风而动,纷纷进京,以期在国家未来的4万亿元的巨额支票上争取更多的签字权。据报道,这两天,掌管投资大权的国家发改委门前更是“人头攒动”,交通比以前明显拥挤很多。(昨日《上海证券报》)

  各地政府和企业在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的具体操作细则尚未出台之前,打马进京,用意极为明显,无非是赶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具体支出方案决议之前,影响决策。对于4万亿的巨额公共支出,各地站在一隅思维的游说行为一旦成功,显然会削弱该计划振兴经济的功力,打乱全局的部署。

  国务院常务会议将4万亿经济刺激方案定位于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这些都是确保中国经济渡过难关,长治久安的全局之举,也可以弥补此前在民生问题上的部分历史欠账,除了交通投资,其他都是长效工程,而且只能站在全国一盘棋的角度去优化资源的配置,合理安排资金。

  而某些地方政府通过游说一旦获得投资,从历史情况来看,在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的情况下,为了追求政绩,很可能将资金用于短期见效快的政绩工程、面子工程,甚至可能引发上世纪90年代的重复建设和豆腐渣工程。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则4万亿的投入不仅不能带来中国经济的健康增长,不能确保民生,提高低收入家庭的生活,反而会引发投资灾难,在全球经济衰退的周期中贻误经济转型的大局。

  国务院提出的以民生为宗旨,促增长为目的的经济转型方案的大方向无疑是对的,但为了实现这样的目的,离不开一个确保资金安全的制度框架,以及一个公共决策的过程,政策的权威和严肃都需要更进一步的细则的佐证。为了避免发改委门前“攒动的人群”导致国家经济刺激计划偏离预定之轨道,需要为巨额公共支出的使用、监管建立一套相对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增加公共智慧和民众的话语权、扩大经济民主,显然是必须具备的制度元素。

  为管好用好中央投资,国务院会议要求强化监督审计,防止铺张浪费。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将联合进行全程监督检查。在我看来,地方项目的确定上马也需要仔细通过民众参与的方式审慎讨论和决策。“十大措施”要在地方实施到位,应该有监督性的方案提交人大表决通过,并由人大参与建立全程跟踪审计制度,从而可为如此巨大的公共支出建立一个安全的框架和制度保证。

  □马光远(北京 学者)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更多关于 4万亿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