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晓宇
温州市委常委、鹿城区委书记杨湘洪滞留法国不归,至今已有40余天,在他杳如黄鹤的身影背后,国内反腐荡起一池秋水。
事发之初,因原因不明、去向不明,权威总是保持一惯的笃定,管不住他出去,总还可以劝他回来,只要“羊”能回来,补牢倒在其次。因此,一方面要求知情人“不要乱说话”、“不要说话”,另一方面,劝返的“亲友团”也迅即出发,只要回来,有话好说。
无奈“我本将心向明月,明月无心照沟渠”,10月23日,“有关部门负责人和医生,前往法国探望杨湘洪”,杨表示待伤病痊愈后愿意回国,却以各种借口拒绝与温州市委派出人员见面。劝返遭遇反劝返,看得人心里好不凄凉,11月11日,派出人员无功而返,悄然回国。
劝返在杨湘洪面前碰壁,难道其人真是朽木不可雕也?截至日前,浙江省委仅对杨湘洪“因公率团出国考察滞留他国不归,严重违反党纪政纪,造成恶劣政治影响”作出了处理:经浙江省委批准,浙江省纪委决定给予杨湘洪开除党籍、行政开除处分。但对其是否只是滞留不归违纪,还是违纪违法后逃往国外,未予说明。劝返杨湘洪,似乎还留有一线玄机,此前,浙江省纪委有关处室负责人介绍,经调查,如果杨湘洪只有滞留不归违纪问题,将视情节轻重给予其相应纪律处分;如果杨湘洪是违纪违法后逃往国外的,则给予开除党籍与开除公职处分。
视此处分而言,杨湘洪出逃前违纪违法不言自明,但劝返却仍然是不得已而为之,“面对越来越多的外逃官员,通过引渡、遣返等方式,不仅时间漫长,而且成功率也不高”。此话不假,杨湘洪的“榜样”浙江省建设厅原副厅长杨秀珠——亦是温州市前副市长,5年前携女儿、女婿、外孙女等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出逃,经由新加坡转道至美国。其涉案金额达到2.532亿元,直至近日才被国际刑警组织在荷兰抓获,但将其引渡回国,仍遥遥无期,而赖昌星赖在加拿大8年,仍未被引渡回国。再看“劝返”模式,不乏成绩斐然:去年2月,出逃新加坡的云南省交通厅原副厅长胡星被劝返回国;今年9月底,北京市公安局网监处原处长于兵同样被从南非劝返。
“劝返”模式,自然是无奈而思有为之举,但这种官场与司法因循的创造,与其说是补救于贪腐事发之后,毋宁说是纵容贪腐于之后的之后。贪官出逃,自有计较,贪官接受劝返,更有计较,贪官千方百计地出逃,接受劝返也正是其预设的出路之一。一旦出逃成功,顿觉天地之宽,姑且不说资产是否转移,纵然是“裸奔”,抓到抓不到另说,抓到了也不会死,同时还可循劝返之途减轻处罚,何乐而不为?资产转移谓“洗钱”,贪官出逃谓“洗罪”,由此来看,劝返的温情,在某种程度上正是对腐败利益的事后追认,此种妥协,正是法外施恩,而面对贪腐,可全盘紧逼,却容不得半点的追认而收鼓励之功。
贪官出逃后正义不彰的困局,事后追捕之难,当益思事前预防的纰漏。陈水扁洗钱,其儿子儿媳返台,正是因为对陈水扁出境的限制,而杨湘洪被调查于前,仍因公出国得如此容易,难道不值得我们作亡羊补牢之思?国家预防腐败局等职能部门因此加强了党政干部因公出国经费审批及预算管理,但更为重要与更为基本的财产申报制度却迟迟未得到推行,财产申报制度在全世界已经实践200多年,制度设计已不是问题,官员财产申报与官员配偶、子女在国外财产申报制度的建立,相对事后追逃与追赃之难,不在此时,更待何时?
与其劝返,不如申报;与其追认,不如预防,反腐的制度格局正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