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张贵峰:换个角度看财政收入负增长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5日09:16  大洋网-广州日报

  作者:张贵峰

  数据显示,10月份全国财政收入5328.95亿元,同比下降0.3%。其中,中央财政收入2776.38亿元,同比下降8.4%。这是我国自1996年以来12年单月财政收入首次出现负增长(《证券时报》11月14日)。

  “财政收入12年来首现负增长”,这样一个消息,乍看虽然显得有些“扎眼”,其实并不意外。这既是目前全球金融危机、经济衰退背景下,国内经济“下行”趋势的一个自然反映,更是最近以来,我国政府力行各种以“减税让利”为重要内容的救市措施的一种具体体现。

  也许,单纯从政府立场上看,此一财政收入首次负增长的情况,会让有关部门感到不安或者至少是不太习惯,不过笔者仍然觉得,总体而言,这不失为一件好事——起码,它在遏制长期以来政府财政收入过快畸形增长,矫正不合理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上,不乏积极价值。

  众所周知,很长一个时期尤其是最近几年来,我国国民收入的分配结构,一直不正常、不合理。即,在政府、企业、居民三者之间,政府与企业尤其是政府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而居民所占的比例却不断下降、萎缩,具体表现在:财政收入多年以来一直以远超于同期GDP的增速高速增长,而居民收入的增长却不仅低于同期财政收入,也低于GDP增速。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1979年至2007年的三十年间,我国GDP年均增速为9.8%,而同期财政收入和居民收入增速仅分别为:14.1%和7.2%(城镇)、7.1%(农村)。这样一种增长和分配格局,显然是不可持续的(数据来源自国家统计局网站)。

  而就目前“扩大内需”、“保增长”的调控需要来看,上述“财政收入负增长”的正面价值还体现在:一方面,它有利于为提高居民收入、进而促进其消费创造和提供某种条件和契机。在固定期限内,国民收入总量是一定的,如果政府财政拿走的少一点(负增长),那么,居民能拿到手的就会相对多一点,并由此增加消费能力,刺激经济的恢复和增长。事实上,这也正是为什么当经济不景气时,“减税让利”往往成为各国政府“救市”的首要选项的根本原因所在。

  另一方面,财政收入负增长,也有助于从反面促进或者说倒逼政府自身的节俭节约,迫使其压缩开支、“过紧日子”。毋庸讳言,长期以来,伴随政府财政收入高速增长,政府自身行政成本、职务消费一直居高不下。如有数据显示:从1978年至2003年,我国行政管理费用从不到50亿升至7000亿,增长达87倍;几乎与此同时,我国公务员的职务消费增长了140多倍。公车、公款吃喝、公款旅游等公款消费不断膨胀、难以遏制。以公车为例,2005年全国政府公务用车采购金额为600亿元,2006年则达到创纪录的700亿元(《瞭望新闻周刊》2006年8月28日)。

  对此,政府有关部门显然已有所意识,如财政部有关负责人日前表示,“要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严格控制一般性开支,严格控制‘人、车、会和网络、招待’等支出增长,严格控制党政机关楼堂馆所建设,坚决制止各种铺张浪费”。果真如此,我想,那必将不仅是政府廉洁之幸,亦是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和谐健康发展的民生之幸。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更多关于 财政收入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