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张敬伟:奥巴马的变与中美关系的不变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20日13:51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1月20日电 美国《侨报》11月19日发表张敬伟撰写的文章指出,有人认为奥巴马时代的中美关系不能寄望太高,应听言观行;也有人说奥巴马是“知华派”,未来中美关系将一帆风顺。笔者以为,奥巴马首先要关注的是内政问题,外交回缩是必然的。但中美关系不仅牵涉到美国的外交布局,也攸关经济问题,因此,积极求变的奥巴马在中美关系上只会谨慎从事。

  文章摘录如下:

  尽管奥巴马一再声称“美国不能同时拥有两个总统”,并决定缺席G20金融峰会,以表达对布什的信任,但其雷厉风行的风格已见端倪。

  10日的《华盛顿邮报》称,奥巴马团队业已列出一份长达200余项的法规和行政命令清单,在其宣誓就职后准备推翻。这些清单包括干细胞研究和在近海开采石油与天然气等。候任的白宫幕僚长伊曼纽尔近日透露,奥巴马拟上任后推动“大爆炸”式社会经济全面改革,除了短线刺激经济方案,还会结合推出民主党主张多年的长线社会投资项目。这意味着,奥巴马选前承诺的“变革”时代或许真的快到了。

  奥巴马的“变”不仅表现于内政方面,在外交上也有新变化。在其当选后,主动向美国的9个盟国致谢,这被国际舆论解读为缓释布什时代和传统盟国因伊拉克和反恐政策造成的隔阂。可以说,相较于布什的牛仔风格,奥巴马的身段更柔软。除了传统的宏观因素,奥巴马此举也是向传统盟国领导人选前一致支持的情感回报。

  值得关注的是,伊朗总统内贾德也罕见地向奥巴马发出贺信。朝鲜也是在最短时间内将奥巴马当选的消息通告全国(2004年布什上任时,朝鲜媒体在10天以后才发布消息)。看来,美国的盟友和“敌人”都对奥巴马的“CHANGE”寄以厚望。

  对中美关系而言,立足点却不是变,而是稳中有升。原因在于,布什后期的中美关系,已奠定为历史最好的“利益攸关”。笔者6日曾在《侨报》评述奥巴马时代的中美关系,主旨是“有波折无悬念”。现在看来,奥巴马已初步给中美关系定位,即延续布什时代的中美关系,这是令人期待和欣慰的。

  首先,从奥巴马将要推翻的200项法令看,牵涉中美关系大局的几乎没有。布什时代同中国已建立的战略对话、战略经济对话、高层热线等十余项框架均未波及。

  此外,从胡锦涛8日与奥巴马通电话看,奥巴马时代的中美关系主轴已经明晰。一方面,胡锦涛是最早向奥巴马表达祝贺的大国领导人,体现出主动善意;另一方面,奥巴马也对中美关系作了高度评价和期许。抛开外交辞令因素,不难发现个中诸多实质内容:一是中美关系是“至关重要”的关系;二是中国的发展和成功符合美国利益;三是中美关系既是双边关系,也负有全球责任;四是希望中国配合美国在安全、气候变化、地区热点、应对金融危机等方面的合作。显然,这是基于美国两党政治对华关系的传统延续、经济因素和面临的外交难点及金融危机的挑战。尤其在内政问题成堆的当下,美国对华的利益诉求更高一些,中美关系就更重要。

  更重要的是,奥巴马早在竞选期间就对中美关系有过重要宣示。一是明确表达要延续布什时代的做法,这是求稳;二是欢迎中日关系和解,赞赏中国主导“六方会谈”化解朝核问题的积极作用,这是稳中有期待;三是在攸关中国核心利益的台湾问题上,乐见两岸和解,认为台海问题的解决是两岸人民之间的事情。这就升华了克林顿时代台湾问题“应得到台湾民众同意”的观点,可视作稳中有升。

  有人认为奥巴马时代的中美关系不能寄望太高,应听言观行;也有人说奥巴马是“知华派”,未来中美关系将一帆风顺。笔者以为,奥巴马首先要关注的是内政问题,外交回缩是必然的。但中美关系不仅牵涉到美国的外交布局,也攸关经济问题,因此,积极求变的奥巴马在中美关系上只会谨慎从事。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