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俞贤同
众所周知,在二十世纪80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由于受到国内外发生的各种社会事件的影响,特别是苏联东欧社会发生了根本性的巨变和困难,因此而致使中国上下都或多或少地对于正在推行的改革开放政策产生了某种怀疑、困惑,甚至是畏难的情绪。正是因为这样,所以中国的改革开放的步伐开始明显地变得缓慢下来,整个社会又开始出现了某种沉闷的状态,而且在某些地方竟然还出现了对于改革开放政策喊停的情势,因此而导致了社会经济停滞不前的极其不正常的一种现象。
从当时的整个社会心态看,主要就是害怕改革开放会导致走资本主义的道路。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发展多种形式的经济管理模式,特别是引进西方资本主义的管理方法和体制,这对于深受传统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思想影响的人而言,则更是不能容忍。“姓社还是姓资”问题,自然的就出现在社会生活之中。而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这个问题如果不能得到科学有效的解决,那么,就无法再迈出已经带给中国社会多年以来没有出现过的良好局面的改革开放的步伐。
是回头走老路,还是在总结经验的继承上,继续推动改革开放的进程?无疑地,这个问题,在1992年的中国社会,总是困绕在许多有识之士的脑海里,甚至还是一个思之而无不感到非常痛苦的事情。面对来自社会的两种势均力敌的不同的声音,有可能影响中国社会的健康发展的时候,伟大的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以明锐的眼光,洞察了中国社会发展又面临一个新的十字路口,为了确保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顺利发展,义无返顾地,迈着近九十高龄的身躯,以一个已经退休的公民身份,来到了改革开放的最前沿,视察了深圳特区,并且一路上发表了许多让人耳目一新而又振奋人心的讲话。
虽然改革开放已经将近30年了,但是,时至今日,不可否认的事实,在社会上,即使在党内也还有一些人仍然保持过去传统的思维方式,对于改革开放的正确路线,提出这样或者那样的不同声音。因此,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上,审时度势,高瞻远瞩,旗帜鲜明地号召全党要“继续解放思想”,明确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深入,为造福于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更加美好的生活,为全面振兴中华民族奠定坚实的基础。
因此,让我们在这里重温一下这位为中国的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并且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崇高理想做出特别突出贡献的伟人邓小平在当年说的话,即使在今天的中国社会还是有许多的启发与帮助的。邓小平说:“对改革开放,一开始就有不同意见,这是正常的。不搞争论,是我的一个发明。不争论,是为了争取时间干”。
虽然邓小平在当时已经是一个不在高位的退休老人,但是,由于他在中国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所做出的特殊贡献而产生的影响力,特别是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的讲话精神,无疑地,在当时的中国社会产生了极大的震撼,而且是再一次为中国能否健康顺利发展拨开了围绕在人们面前的云雾,进一步看见了继续前进的方向。中国人民对于进一步解放思想,推进改革开放进程,更有了信心和勇气。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当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大,在回顾过去的历史发展基础上,进一步号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
历史的发展已经充分证明,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讲话精神,对于推动中国的改革开放能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再出发,无疑地是具有发挥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有效作用。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现在中国人民的幸福美好的生活,也没有现在中国日益崛起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只有沿着改革开放的正确路线继续前进,才能最终实现中国人民几千年以来梦寐以求的小康社会生活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