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束学山:民间施粥摊给了我们冬天的温暖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28日08:12  大众网-齐鲁晚报

  作者:束学山

  温州这个施粥摊与某些城市救助站前的冷清形成一种反差。这个民间人士组织的施粥摊前排起了长龙,但是,全国哪家救助站门前有人排起长队等待救助呢?

  11月27日《新快报》报道,网友“酒食例不取直”发帖展示了在温州看到的和谐一幕:在温州华盖山山脚下,一个施粥摊正在给穷人施粥。帖子称,施粥摊的全名叫“红日亭施粥摊”,那里正排着一条长龙,许多一眼就能看出并不富裕的人,正安静地排队领受免费的大米粥。一些网友说,“很好,看着图片有种久违的感动”。

  当笔者看到这则新闻时,也和许多网友一样,眼睛湿润了。这一次网友的留言中没有了情绪化过激的言辞,而是从内心深处涌起了感动,他们的心也许变得安宁而祥和了。

  无疑,这是这个初冬最温暖的景象,它来得正是时候,它冲淡了此前一些负面新闻带来的暴虐的空气。一段时间以来,许多人的情绪变得越来越紧张,社会的运转像一个生态环境,也需要青山绿水,其实世上许多纷争、愤怒,是很容易消解的,只要我们能回到人性的原点,矛盾和斗争就能充分化解。

  网友“温州的心”看来是知情者,他说,“这地方我知道,夏天的时候提供免费伏茶,已经摆了起码一年多了。特别是冬天,流浪的人没有饭吃又冷,这里可以避一避。这样的站点在温州很多,都是退休的大爷大妈来帮忙的,卫生也可以放心,都是现场消毒的”。由此可见,这个由退休大爷大妈自发组建的民间救助组织,承担了本应由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他们的善举得到了社会的赞许。从古至今,一些民间人士以施粥的形式,延续着人类连绵不绝的人性光辉,它作为政府救助的一个补充,给城市的流浪者和没有生活来源的人带来了温暖。

  施粥摊虽然是露天的,四面透风,但对那些生活在城市边缘的人来说,这肯定是他们最愿意去的地方,因此,城市管理者千万不要因为维护市容整洁、美观等原因取缔这个施粥摊。更重要的是,温州这个施粥摊与某些城市救助站前的冷清形成一种反差。我们看到,这个民间人士组织的施粥摊前排起了长龙,但是,全国哪家救助站门前有人排起长队等待救助呢?政府救助站的本职就是救助那些无依无靠的城市底层生存者,但是,某些地方的救助站却对此非常冷漠,有的甚至向市民呼吁,“不要直接向街头流浪乞讨人员施舍金钱”,这哪里有一点人性的温情可言?

  在许多地方的救助站,拿着工资的工作人员跟被救助者难以沟通,因为他们只是在这里工作,他们做这份工作与慈善好像无关,也好像与爱心无关,被救助者怎能信任他们呢?民间人士组织的施粥摊之所以得到信任,是因为他们有一颗爱心,他们真正关心这些社会弱势者。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