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卞广春
今后两年,国家将安排4万亿元资金强力启动内需的消息被广为报道后,20来天里,国家发改委门前,到处都是“跑部前进”者的身影。他们打探消息、联系项目、负责吃住……各省市机构驻京办的工作人员,都在忙着1000亿元中央投资的分食战。对此,国家发改委新闻办主任文步高表示,因短时间内需要处理大批量项目审批文件,发改委“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12月1日《法制晚报》)。
4万亿元吹响的“集结号”,各地争先恐后,应该是一件好事。发展经济,拉动内需,资金投入是第一命脉。各地各方都能看到资金投入这一要素的无限魅力,说明已经掌握了经济发展的奥秘,能够把握事物的关键。
但是,争抢的背后,说明各地方极有可能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体系,就好比“王婆卖瓜,自说自夸”一样,不会想到大局,兼顾平衡。此时此刻,国家发改委“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的确出自内心,彰显了发改委忙而不乱、高瞻远瞩、顾全大局的积极心态,又突出体现了发改委对金融海啸可能受到的影响与波动急如星火,一门心思把党中央、国务院的精神、措施落实下去,救经济增长于危难之中的迫切愿望。
发改委是不是能够真的“静”下心来,一方面取决于各地争抢1000亿元中央投资的竞争情况,一方面也取决于中央的政策,即1000亿元投资的分配机制,另一方面恐怕还取决于1000亿元投资的方向及其了解和获悉这一信息的时间。否则,怎么会用得上“抢”这个字眼呢?可以讲,中央有什么样的投资意向,就会收到什么样的投资项目计划和申请。全国这么大的地方,那么多人眼巴巴地望着1000亿元投资,肯定也有N种方案、计划,察言观色地应付、对接发改委的审批。
因此,“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应该理解为除了工作环境的安静,更包含理性、科学性及精神、政策把握上的正确性和严肃性。笔者期待国家拉动内需卓有成效,期待1000亿元中央投资早日“名花有主”,也期待国家发改委“安静”地处理各地项目上,能够少一些“锦上添花”,多一些“雪中送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