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杨涛
近日,一则题为《县纪委书记卸任,百姓“万民伞”相送》的博客,将江苏省泗洪县纪委书记王守权推到了聚光灯下。短短两天时间,博客吸引了大批网民关注和许多论坛转载,更引来多种猜测和争论。博文饱含深情地介绍了发生在两个星期前江苏省泗洪县政府楼前的“感人一幕”:11月13日一大早,数百名群众自发地排着整齐的队伍,抱着铜匾,撑着“万民伞”,打着“清官旗”,集中在泗洪县政府门前,长长的一串鞭炮发出震耳欲聋的响声。(《齐鲁晚报》12月2日)
“万民伞”、“清官旗”,这些皇权专制的封建社会特有的东西,如今居然又复活了,让人侊若隔世。此次,在泗洪县出现的这些东西,不管是民众自发形成,还是某些人别有用心搞出的“清官道具”,都反映了民众心目中“清官情结”依然非常浓厚。其实,“清官情结”四处可见,它闪现在受人追捧的古装“清官电视剧”中,也游走在几个月前河南省登封市收废品的农民李怀周为在任的市委书记立功德碑的行动中。
经济学认为,物以稀为贵,这在社会学上也同样可以适用。受人追捧的人,同样是因为稀少而弥足珍贵。千百年来,人们流传着包公、海瑞的故事,将他们搬上舞台经久不衰,那是因为在封建社会,这样的清官实在是太少了,出现这么一两个就了不得,受到万世敬仰。而眼下,“万民伞”、“清官旗”、“功德碑”仍未在民间消亡,也许说明了一个问题——直至今天,我们的清官依然不多。
在一个法治社会,官员手中的权力是民众赋予的,官员的俸禄是民众纳税供养的,因此,任何一个官员都应当是清官,他应当不贪污、不受贿,积极为民众办实事,清官在法治社会是一种常态。当然,总会有些官员会想方设法利用手中的权力搞腐败或者渎职,但只是一种异态,而且这并不要紧,因为民众有权时刻监督着他们。在法治社会,公民的目光是盯着那些腐败分子穷追不舍,而不会费力气制作“万民伞”、“清官旗”。
送“万民伞”、“清官旗”给清官,在某种程度上,恰恰说明当今法治状况的不如意。因为,对于官员,民众尽管可以进行批评(这比起以前进步多了,不过仍然要当心类似“西丰县令”张志国搞的“文字狱”),但是,民众仍然没有实质意义上的权力来监督官员,无法通过决定官员的职位晋升与免除,让他们不敢贪、不想贪、不愿贪,所以,民众只能通过“万民伞”、“清官旗”给官员塑造金身,让他们在道德感化中良心发现,从而恪尽职守。
不过,依靠道德感化终究是无力的,要不千百年来,我们为何一直就只有那么寥寥可数的几个清官在得到传颂,为什么“依法治国”提出那么多年之后,民众却还在用“万民伞”、“清官旗”呼唤清官?其实,只要法治不健全,道德感很强的官员照样会落入吴思所说的“清官淘汰定律”——如果当清官,就会给自身造成物质利益和仕途升迁方面的损失,并且还妨碍别的官员违规获利,就将招致同事的排挤。照此,再多的“万民伞”、“清官旗”也无法带来更多的清官,“清官情结”仍将一代一代地在民众心中延续、发酵。也许,只有当权力被真正关进笼子里的那天,“万民伞”、“清官旗”才可能彻底退出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