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友瑜:当季风成为中国朝代更替的关键因素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03日08:54  红网-潇湘晨报

  作者:友瑜

  2003年5月的一天,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张平中教授在当地的万象洞偶遇一根长118毫米的石笋标本。他领导的科研团队通过对石笋的研究,掌握了最近1810年以来亚洲季风环流的降水变化。并认为由此掌握了亚洲季风降水的变化与中国历史文明演化的关系,即导致朝代更替的因素有政治,也有王朝内部的腐败,但最后起关键作用的却是季风降水的变化。其研究成果由此荣登11月7日出版的全球最权威的学术杂志——《科学》。(12月2日《兰州晨报》)

  如果张教授只去研究最近1810年以来亚洲季风环流的降水变化,恐怕是更好的事。但是,当他冲出自己的领域去研究朝代更替,并得出上面那样一个结论,则不仅不新鲜,甚至很有些荒唐。所谓不新鲜,即气候导致农作物歉收,然后社会动荡,最后朝代更替,这样的说法早就有了。而把季风变化当作朝代更替的决定因素,则显得很荒唐。朝代更替的决定因素,只能是政治和制度。

  决定中国1810年间朝代更替的,与“大一统”的皇权专制制度密切相关。当秦之后中国“大一统”的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定型,就决定了无论哪一个朝代都一定会走兴起、繁荣、衰落、灭亡这么一个过程。在这中间,季风变化对气候的影响,所起的只是一个辅助的作用。

  我们不妨来看一下这么一个事实,纵观中国的历史,除了朱明政权对元蒙政权的颠覆意味着南方政权战胜北方政权的一次例外,其它从西晋政权的覆灭,到宋、明政权失手于他人,无不是北方政权对南方政权的胜利。然而,张教授又明明这样告诉我们:“作为农业大国,亚洲季风为中国农作物的灌溉提供了十分需要的水源。于是,当雨量充沛促使稻米耕作增加,物质丰富,农民无温饱之忧,社会便进入发展的好时机。但当季候风转弱,北部和西部地区干旱少雨,农作物大规模减产歉收,老百姓缺吃少穿,必然要到别处寻找资源,势必引发社会动荡,朝代更替就是必然的了。”于是,前面我们讲到的那个中国历史规律不是很不可理解吗?因为,当季候风转弱,北方政权一定应该是经济状况更差的政治实体,南方政权则一定可以保持相对平稳的状况。而经济状况很差的政治实体,怎么可能以更高的概率扮演胜利者的角色呢?

  当然,有关上述问题,有人又会提出这样一种说法:冷兵器时代,属于游牧民族的北方政权天生具有更强大的战争能力。不过,持这种说法的人一定不敢正视汉武帝对匈奴的征战,一定不敢正视朱明政权对元蒙政权的灭亡性打击。而正确的解释只能是这样的:实行“大一统”中央集权制的南方政权,政治上趋向于专制;而北方政权则都属于封建贵族制度,相对于南方更具活力。这才是北方政权赢得更高概率胜利的决定性原因,虽然他们的经济状况总是更差。

  但是,张教授通过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而对“季风变化成为朝代更替的关键因素”观点的重复,也并非没有一点意义,即它更有利于我们认识“大一统”的皇权专制多么脆弱——它们无一例外地连对抗气候影响的能力都不具备。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