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晓宇
“万民伞”下究竟是什么?是低头渴望荫庇的子民,是仰首如盼云霓的群众,凡长出“万民伞”的地方,我们不怀疑土地的丰饶,却有可能怀疑苦难的丰饶。
以前“万民伞”只在电视剧里看得到,戏里有脑后拖着辫子的清官,还有当了皇帝的改革家。旧为今用,古董还魂,“万民伞”在电视剧中那叫入戏,而在现实中出现就免不了演戏的嫌疑。再见“万民伞”,是11月13日的江苏省泗洪县,原中共泗洪县委常委、纪委书记王守权调任中共宿迁市委政法委副书记:“一大早,数百名群众自发地排着整齐的队伍,抱着铜匾,撑着‘万民伞’,打着‘清官旗’,集中在泗洪县政府门前,长长的一串鞭炮发出震耳欲聋的响声……得知王书记调走的消息,当地群众用一种最古老的感恩方式——万民伞和清官旗,来为他送行”。如此感动莫名之作,出于泗洪县委宣传部一名李姓工作人员之手,主旋律的笔调,直有书记一去,大树飘零之感。但站在这“万民伞”下,就有许多人不明真相了。
为李姓博主同事拍摄的配在博文中的照片,可见“热烈欢送人民心中的好公仆”、“我们贫苦百姓不忘你”的横幅,但确实看不出“数百人”的阵势,也看不出谁是“风烛残年的老人”“步履蹒跚的残疾人”“打工仔”“下岗工人”“农民”“退伍军人”这些身份区别,难怪网友有“寥寥十几人,哪有数百人啊,而且看上去都是些机关干部,有炒作之嫌”的不明真相了。
博文说,“照片里拍的那天百姓送王书记时,实际上王守权已经去宿迁上任了,并不在办公楼里”,如此送别,百姓是不是有矫情之嫌?关于王书记的事迹,博文未做具体说明,只说“这些前来表达感恩之情的群众,大多是过去多次到省市县和北京的老上访户、‘难缠户’……他们在王守权书记的仗义执言和鼎力帮助下,解决了多年没有解决而又应该解决的问题”,这让老百姓感恩的来源难辨真假,也让赞叹“现在好官都成稀有的了”的旁观者不明真相了。
在这片土地上,任何时候对一个好官都没有拒绝的理由,但太多对好官的期盼,却是自己跪下的明证。而爱财与沽名,往往是成就贪官的两条捷径,送钱是行贿,送名亦未尝不是。今年7月,检废品为生的河南登封市村民李怀周,也是感动莫名地为素不相识的登封市委书记张学军“勒石铭功”,却给张惹来不少争议,反对“个人崇拜”的张学军派警察将“功德碑”拆毁,舆论一片哗然,李怀周反目成仇,要求公安机关立案,并多次表示要起诉张学军。
爱之欲其生,恨之欲其死,在一个法治社会里,不是判断好官的标准,而是自我臣服的信条。一个让人跪下的权力体制,有再多的好官也不是好体制;而一个让人站起来的权力体制,好官是称颂的理由,却绝不是依赖的路径。现代“万民伞”下,遮蔽的是“为民作主”与“求人为我做主”的道德强制的同流合污,旧的东西在新的东西上借尸还魂,新的往往比旧的还要旧——还魂的专制比专制还要专制,还魂的愚昧比愚昧还要愚昧。
不明真相的感激涕零,肯定是对权力的膜拜,人们跪倒的,不是正义,而是在某个时候被权力正确地支配了。“万民伞”下,群众不明真相的是,一个现代政党的书记,他所做得好的一切,不需要用“万民伞”来感谢,政党执政的合法性就是最大的褒奖,而他所做得坏的一切,必然要在法治的体制内得以即时清除;旁观的人们不明真相的是,在一个现代法治社会里,给官员送“万民伞”,为什么会被当成“清官”的标志来褒扬,为什么在“清官”的名义下,仍有人对权力如此膜拜,生怕不被权力青眼一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