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肖华
前段时间,北大季羡林先生书画被盗事件闹的沸沸扬扬。季先生唯一的儿子季承表示,他获悉被盗事件后要求见父亲一面,但是被北大阻拦。通过有关方面的斡旋,父子才得以相见。季承说,13年来总是有人作梗不让他们父子相见,连父亲家的钥匙也拿不到,实在是蹊跷之事。(12月8日人民网)
常回家看看这首歌曾感动无数的中国人,许多是带着眼泪听完、唱着这首歌,对很多人来说,无论听多少遍,但感动依旧。为什么这首歌有这么大的感动力,就是因为它唱出了许多心声,无论什么时候,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相互牵挂是永远不变的。子女常会家看看,和老人聊聊天,这是子女对老人的一份孝心,孝敬老人不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文化,也是一个人的
可是谁曾想到,儿子见父亲,还要经过有关方面的斡旋,这样的事情恐怕是前所未闻,可就是这样的一件事情,竟然发生在北大身上。前不久,北大招生办在解读明年招生政策时,特别申明:2009年北大自主招生将不招收生活中不孝敬父母的学生。但是北大竟然在招生中申明的是一套,做的是另一套。
北大为什么要将孝当作招生的条件,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文化。大学作为人文传播的场所,理应在人文方面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所以人们对北大不招收生活中不孝敬父母的学生还是基本上持肯定意见的。季羡林的儿子到医院或住处看望父亲,这本身也是一种孝道,也是季羡林老先生的希望。人到老年,无论他以前怎样,谁不希望有亲人在身边。对亲人的依托这是他人无法替代的,作为北大,怎么能限制季羡林有被儿子探望的权利呢?
北大不符合人情,也和北大作为大学不符,这种限制也是一种限制自由,是一种违法行为,在这背后,恐怕不得不让人怀疑,北大是在掩盖什么。在这方面自然让人想到了北大季羡林先生书画被盗事件,不让和亲人见面,见什么人要通过北大,那么这些事件就会在北大掌握之中,季羡林说什么话,对书画被盗事件有什么态度,恐怕外人就不会轻易的知道。
当然,北大这么做,恐怕也是在维护北大的名誉,北大是经过多少人的文化传承才得来的,才在人们心目中有了今天的地位,如果北大真的发生季羡林先生书画被盗事件,对北大的名誉恐怕真的不利,但是北大应该知道,用限制季羡林先生的自由,不让人知道真相,或者掩盖一种什么,那么就已经失去了“真”,“真”是大学的灵魂,没有真,大学再豪华,已经不是大学了,或者已经不是人们心目中的大学了。
所以,我们期望有关部门能对北大季羡林先生书画被盗事件进行独立的调查,作为北大,也应该主动回避,而不是自己调查自己。大学只有真能面对自己,包括长处和短处、正确和错误,这样的大学才是真正的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