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郑也夫:成品油价格贱未必好 贵未必坏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10日08:09  新京报

  作者:郑也夫

  我看燃油税之三

  欧洲各国的零售汽油价格比较接近,几年来平均是美国的2.7—2.8倍。欧美都是高度开放的市场经济,成品油的价格应该相差无几。加油站的油价差距意味着欧洲燃油附加税的比率大大高于美国。价格是杠杆,杠杆者四两拨千斤。在欧洲高燃油附加税的驱动下,2000年欧盟3.75亿人口消耗了63.3百万亿BTU(英国热量单位),美国2.73亿人口消耗了98.8百万亿BTU,欧洲人均消耗能源是美国的46.6%。你可不要以为消耗能源多意味着经济繁荣。2007年人均GDP前十名的国家中欧洲占据八名,其他两位是第二名卡塔尔和第九名美国。第十名的荷兰和第十一名的英国和美国人均GDP不过相差百分之一、二。2002年美国工人每小时的产值是38.83美元,德国是39.39,法国是41.85,挪威是45.55,比利时高居榜首。欧洲还有5个国家的工人效率和美国并驾齐驱。

  能源的低消耗没有耽误欧洲人生产,更没有耽误他们生活。据经合组织2000年统计,美国工人每年平均工作1877小时,法国工人平均工作1562小时,前者比后者多工作10个星期,美国工人比英国工人也多工作五个半星期。欧洲与美国人均教育费用持平。而在医疗上欧洲每万人拥有医生322名,美国只有279名,相差15%,是个可观的差距。欧洲人均寿命78.2岁,长美国1.3岁。欧洲人在饮食上比美国人食用更多的新鲜水果和蔬菜。欧洲人比美国人投入了更多的时间和财力去旅游。

  当然欧美之间还有一项差距。美国的工作者几乎人均一辆轿车,且多是大马力的。欧洲的车少,大马力的车更少,每日开车的人要少很多。欧洲的一些城市只有三分之一的人驾车上班,其他的人乘公共汽车,骑自行车或步行。美国轿车的流行或许令国人羡慕。而美国作家里夫金(以上很多数据取自其《欧洲梦》)却说:“还有一项统计必定会引起嫉妒:将近十分之六的欧洲人只需不到20分钟就可以到达上班地点。”

  欧洲和美国的差距不是孤立的一项项。它们是个整体,体现出双方迥异的价值观。设立高比率的燃油附加费,既是其价值观所使然,又深深地影响了他们生产、生活、环境等诸多层面。欧洲曾经是世界灾难的渊薮,两次大战的发源地。正是战后痛定思痛,使得这一古老文明完成了他的涅槃。欧共体是欧洲人化解民族冲突的政治里程碑。高燃油附加税则是他们人文价值观的展现。

  中国同样是一支命在维新的旧邦。域外的文明是我们制度创新不可或缺的参照。与美国对峙的欧洲燃油附加税使国人无法轻率地说自己的“油贵”。而附加税额度的定位将深刻地影响明日的中国城市人。

  日前在凤凰卫视争辩附加税时,有朋友反对我参照欧洲,说中国就是中国。我也劝你们别参照美国,早有学者说,如果世界都学美国人的消费,地球不能负担。那么中国可否参照设立了燃油附加税的发展中国家?我以为还是不行。因为有些发展中国家的路况太差,道路投资太低。中国不然。我们的道路水准直追欧美。燃油附加税主要覆盖的就是养路费,我们参照的只能是道路优异的国家。即使不说我们在欧美之间两必择一,我们未来的油价(含附加税)大约低不过美国,高不过欧洲。所以比较欧美附加税之利弊,对我们意义深长。(未完待续)

  □郑也夫(北京大学教授)

  我看燃油税之一燃油税就应该谁消费谁买单

  我看燃油税之二中国的油价贵不贵要看和谁比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更多关于 油价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