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张敬伟:正视中国经济面临的通缩隐忧

  作者:张敬伟

  国家统计局1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1月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2.4%,涨幅比上月回落1.6个百分点。 这是今年以来中国CPI同比涨幅连续第七个月回落。而11月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2.0%,创下31个月的单月最低涨幅。(相关报道见3版)

  这两项反映宏观经济运行的数据双双跳水,中国经济面临着紧迫的通货紧缩之虞。这两年,CPI、PPI不再是深奥的经济学术语,而成为大众观察中国经济运行情况的晴雨表。众所周知,这两项指标高位运行,就代表着通货膨胀。尤其是攸关民生现实的CPI数据,超过3%就到了通胀底线,超过5%就预示着严重通胀。

  犹记去年这个时候,风雪灾害加上“菜篮子”和米面油价格高企,让民生苦不堪言,那是通胀之祸。而今年这个时侯,肉米面齐降,尤其是北方冬储大白菜价格,甚至滑落至3分钱一斤还没有买家,这恰是CPI走低的民生现实语境反照。同理,对于PPI数据变化而言,公众心理也有明晃晃的一盏灯。去岁,国际油价一路攀升,到今年最高位时几乎逼近150美元大关,但是目前则有跌破40美元的趋势。

  简而言之,从工业品到居民消费品,价格都是一直在走低。经历市场经济风雨考验多年的普罗大众都明白,物价高企带来的通胀不是好事,物价不正常走低的通缩同样不是利好。这两个极端,都是市场紊乱的结果,是一种病态的市场现象。

  按照经济学常识,CPI连跌两季就意味着通缩。目前,CPI已经连续第七个月回落,加上PPI创下31个月的单月最低涨幅,通缩已经是事实。更可佐证的论据是,目前中国启动的4万亿刺激内需的计划,就是拉动投资,增加消费。还有就是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财政预算赤字总规模将达到破纪录的5000亿元,也彰显促投资、拉消费、保增长的根本目的。所以,在笔者看来,决策层不仅看到了中国经济面临的通缩风险,而且开始以积极和宽松的财政金融举措去应对。

  市场经济是个系统,经济运行的评价最终还是要落脚到民生的体味上。对民生而言,由通胀转通缩并没有清晰具体的时间截面,反而会在两者过渡期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譬如在现阶段,会认为物价走低是件好事。但不久就会发现,这种物价低实质上是购买力下降的结果,倒逼着普罗大众抑制消费。当公众意识到通缩的现实时,一职难求、收入降低已成惯性的生活方式,并濡染成一种忌惮消费和对降息此类的金融举措逆反的心理状态。这样的怪圈一旦形成,要逆转则很难矣。

  窃以为,在通缩趋势已经形成,在公众消费模式和心理状态尚未对通缩产生条件反射的情况下,国家宏观调控举措要快、稳、狠、准。将一揽子财税、金融刺激内需的经济计划迅即落实到民生上,尤其是在保就业和构建保障体系上有所建树。民生有饭碗无后顾之忧,当然会主动地消费,这要比降息的倒逼还要有效得多。

  (作者系媒体评论员)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更多关于 通缩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