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华网评:事不避难 知难不难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12日11:14  新华网

  作者:王甘武

  改革难,在一个人口多、底子薄、地区差异大的发展中大国搞改革更难。30年前安徽小岗村农民“冒死分地搞包产”的创举,难度之大震撼人心,由此开启了中国30年快速发展屡创辉煌的改革之路。今天,我们面对内部的各种问题矛盾和外部世界的挑战压力,改革开放前进道路上依然有重重困难。

  畏难不知难,临难而退,难者更难;知难不避难,迎难而上,难也不难。追古抚今,历朝历代有多少为政者由于对社会积弊、矛盾问题或醉生梦死、视而不见,或缺计少谋、不能应对,导致问题积重难返、民怨沸腾,统治大厦轰然倒塌;有多少改革者由于对改革难度估计不足,或改革方案考虑不周,不仅没能解决已有问题,反而引起新的更加严重的社会问题和矛盾,令改革无功而返,最终失败。

  克难的前提是知难且不避难。30年前,中国之难,难在生产力不发达,国家不富强,人民不富裕。中国共产党人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正视难题,研究难题,以对历史上改革成败得失经验的深刻理解,对当代中国面临问题的深刻认识,以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规律、执政规律的深刻把握,开创了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著名论断,至今仍然振聋发聩,并将继续成为我们突破禁锢、不断创新的推动力和指示标。

  2008年,我们经历了抗震救灾和奥运圆梦这两件举世关注的大事、难事。灾难和挑战再一次激发了中国人民不畏艰难、决不言弃的民族精神。中国人用自己出色的表现,不仅夺取了抗震救灾的胜利,而且成功举办了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交上了一份优异的答卷。

  今天的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新的显著成就,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高,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但很多历史遗留和现实累积的问题也交织叠加在一起,特别是今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运行中的困难增加,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业经营困难增多,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金融领域潜在风险增加。只有坚定改革信念,勇于迎接挑战战胜挑战,挑战才能转化为发展的机遇。

  直面改革难题,就是要用实事求是的态度,从实际出发反思反省,敢于突破固有观念束缚,善于寻找破解难题的有效方法。

  改革开放遇到的难题难事很多,有的难在陈旧观念的桎梏,有的难在既得利益羁绊,有的难在缺少解决难题智慧。利益多元、思想多元导致利益协调难度加大,调整建立合理的利益格局困难重重。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涉及的范围更大、遇到的矛盾更加复杂,解决起来需要更加周密考虑、精心设计、统筹驾驭,民主决策,科学决策,适应公平协调利益的需要,达成改革共识,凝聚起不断推进改革开放的强大力量。

  事不避难,知难不难。艰难困苦砥砺民族精神,激发思变意识,锻炼创新能力。改革开放肇始于勇克难题,还将因迎难而上而续写辉煌。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更多关于 改革开放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