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杨涛
“山寨春晚不仅网络直播,已经有电视台主动来商谈转播了”,12月13日,立水桥某大厦“2009山寨版春节联欢晚会”组委会办公室,组织者老孟说。老孟称,节目报名基本结束,但若有好节目仍可参选。(12月14日《新京报》)
“山寨版春晚”想要与央视春晚叫板,不在于与央视春晚在场景的铺陈方面叫板,更不在于与央视春晚在明星的荟萃上叫板,甚至也不仅仅在于对演艺方式的创新——尽管这也是需要的。央视的春晚华丽的铺张后面掩饰不住内容的单调、群星璀璨却遮盖不住思想的贫乏,热烈的煽情当中其实不乏泪水的虚情假意,看了这么多年的央视春晚,除了一些鸡毛蒜皮之事与社会现实有关联外,怎么也看不出它能通过文艺的形式反映过去的一年社会重大事件,更遑论对社会的批判与深刻反思。
“山寨版春晚”要吸引更多的观众,甚至超越央视春晚,更重要的是要用文艺的形式来再现我们社会过去一年中所发生的、民众真正关注的事件,并通过艺术的形式为观众反思这些事件的成因提供思考路径,这才应当能体现“山寨版春晚”独特的魅力,也是央视春晚无法做到之处。
比如,能否通过文艺的形式来再现风靡一时的“正龙拍虎”全景,从造假整个过程到网民的质疑,再到法庭审判的尘埃落定,让观众重温在互联网时代,网民力量的伟大与信息公开的重要性;能否通过文艺形式再现“进京抓记者”事件,看到一个飞扬跋扈的县委书记如何张狂地动用司法公权力来干涉舆论监督,最终落个“反误卿卿命”的下场,让观众反思在法治社会官员该如何面对舆论监督。其实,类似的事件还很多,比如“瓮安事件”、“孟连事件”、“杨佳案件”、“出租车司机罢工风潮”,对这些事件的采纳与艺术化的表达,都在考验“山寨版春晚”组织人的勇气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