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徐迅雷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写于上世纪70年代的名作《乡愁》,曾让多少人魂牵梦萦、愁肠百转。2008年12月15日,随着“三通”的启动,“两岸一日生活圈”将成为实实在在的生活图景,两岸千里一日还,天堑从此变通途(12月14日新华社)。从此,浅浅的海峡不再是曾经的“乡愁”。这,就叫“里程碑”。
历史总是厚重的。历史也总是发展变化的。不久前骨灰安葬杭州的司徒雷登,作为一名外交官,他生前曾试图阻止两岸分裂;而美国最终成为导致中国大陆和台湾的分裂的主要力量,这令自称是“一个中国人更甚于一个美国人”的司徒雷登很伤心。1949年后的数十年间,海峡两岸长期处于军事对峙状态,两岸人员往来和通邮、通航、通商全部中断,骨肉同胞,咫尺天涯。时光隧道进入了改革开放的璀璨阶段,全国人大常委会在1979年发表了《告台湾同胞书》,提出了两岸“三通”,《告台湾同胞书》已成历史的著名篇章。1987年,台湾当局终于决定,开放台湾同胞赴大陆探亲。
历史不会忘记,蒋经国在人生的最后岁月,为两岸人民的福祉,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这是继开放“党禁”、“报禁”之后,蒋经国顺应历史潮流,“向历史作交待”。当时开放赴大陆探亲,虽然设限很多,但从历史角度看,由过去“绝对禁止”两岸人员交往走向“开放”,由“不允许”到“允许”,由“不通”到“通”,确实是两岸关系上的一个重大变化和突破。
历史的变革进步,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由于过去台湾当局的限制和阻挠,两岸“三通”长期处于间接、单向、局部的状态。但逆历史潮流而动的,都不可能最终赢得历史。
没有变化的历史就是停止的历史。求变,求变革,是历史的意愿,更是公众的意志。日本选出了2008年世态的年度汉字,就是一个“变”字,说明民众谋求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变革。当今世界,经济危机笼罩全球,求变也是为了求进步。两岸从分离到合作,就是价值非凡的巨变。“三通”具有的价值与意义,有经济的,有政治的,有亲情的,有环保的,难以尽数。
两岸“三通”之门打开了,就不可能再合上。今后,应该有更多文化层面的“直通”交流。旅游的“直通”、教育的“直通”、文化的“直通”,其影响将更加深远。“团团”和“圆圆”两只大熊猫预计近期就可赴台,而台湾电影《海角七号》可望春节期间在大陆公开上映。这种交流与融合,关乎精神血脉。
文化的“直通交流”,也是对所谓“文化台独”的深层次制约。曾有一种暗流涌动,是那些反历史进步的人,想制造出一个所谓本土文化,割裂台湾和大陆的关系。我们知道,台北的“故宫博物院”是从北京故宫博物院“派生”出去的,两者本为同根生,但有人就曾在这里做“去中国化”的文章,以淡化和割裂两个故宫的关系。藏于台北故宫的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原本在藏品介绍中,王羲之老家是哪儿,什么地点创作的,都说得很清楚,一看就是中国的;可有人把这些都删了,甚至连东晋也不说了。如今,台湾一些被颠倒的历史已被逐渐颠倒了回来。大陆也去台湾拍摄了12集大型纪录片《台北故宫》,还原历史真实。台北“故宫”背后的乡愁,是可以通过这种文化的“直通交流”来消解的。
浅浅的海峡,不再是浓浓的乡愁,这就是真正的“沧海桑田”。对两岸关系,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说得好:“我们会一步一步地走,因为往前走就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