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杨耕身
虽是一路曲折,终究大势所趋。昨日,海协会与海基会11月在台北签署的有关协议正式生效,两岸海运直航、空运直航、直接通邮全面启动,宣告两岸大三通时代来临。“两岸一日生活圈”成为实实在在的生活图景。马英九强调,两岸直航代表的意义就是两岸不再对立,以谈判取代对立、和解取代冲突。台湾问题专家刘国深教授同样认为:“这是一个实质性的突破,在两岸关系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漫漫六十年一湾浅浅的乡愁,整整一个甲子不避艰难的趋近,所有突破都来自同一个民族内心的渴望,所有的意义都超不出骨肉同胞之大义。
由此上溯至1949年两岸军事对峙,同胞咫尺海天;由此上溯到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首提两岸“三通”;由此上溯至1993年4月27日,海协会会长汪道涵与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正式举行会谈,打破两岸持续数十年的僵局……“过去那一段筚路蓝缕,现在可以大步往前”。而当三通甫开,未来在握,或许也真的没有什么能够比现实本身具有更深刻的指向了。这正是国台办主任王毅在昨日天津港直航首航仪式上所说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势头不可阻挡,三通实现后,两岸关系将迎来大交流、大合作、大融合与大发展的崭新局面。
两岸关系截弯取直之时,正值全球经济寒冬之际。我们看到,世界在寒冷与不安中相互取暖:虽然仍保持理性的距离,却已在相互靠近。但在这种趋势之中,将没什么能够像两岸大三通这样产生更深度的经济融合与信心提振了。台湾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但进入21世纪后,台湾经济发展由盛转衰,经济不景气,失业率居高不下,竞争力不断下滑。这一低迷的经济现象,两岸政策的消极变化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而大三通的启动,不仅能为台湾民众和台商节约大量金钱和时间成本,并且有助台湾以外向型经济发展推动经济全面发展。
两岸大三通破冰扬帆之时,亦值岛内“扁家弊案”白热化之际。如果说此二者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与意义的话,那就是所有以出卖民族统一之最大利益而换取个人或家族私利的行为,都必将受到历史的审判。犹可记得,2002年两岸“三通”谈判之时,陈水扁抛出“走自己的民主路,一边一国必须分清楚,公民投票是基本人权”等,非常明确地表明了他支持和主张台湾“独立”的立场。这不仅给两岸关系造成了巨大伤害,也给正在向尝试方向发展的两岸“三通”制造障碍。当大三通鸣笛启航,历数过去李登辉、陈水扁诸人之拙劣表演,有一种感慨自然而然:在民心所向、民族大义所指之处,没有什么可以阻挡历史之进路。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海茫茫,山之上,国有殇。”但在今天,于右任先生可以瞑目,可以归魂了。而当我们蓦然回首整整六十年的乱云飞渡,发现那曾经被视为艰辛的问题,在今天早已不再成为问题。这让我们深信,那所有在今天仍旧可能成为问题的,也必将在两岸双方“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的积极与善意中,一一获得解决。正是在这种信心之上,我们于两岸大三通正式启动之日,乐观展望民族未来之通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