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罗晋:央企亏损与止亏的政策性悖论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17日07:23  中国青年报

  作者:罗晋

  12月15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了央企负责人会议。国资委主任李荣融透露,由于政策性亏损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央企业整体效益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今年1-11月央企累计实现利润6830.4亿元,同比减少2393.7亿元,下降26%。(《京华时报》12月16日)

  对于央企利润同比下降26%的原因,国资委给出的解释是政策性亏损与金融危机的影响,这话倒是切中肯綮。特别是政策性亏损一条,直指央企的要害之处。

  以中石油与中石化为例,前一段时间由于国际成品油价格一路暴涨,一度逼近150美元/桶大关,而国内僵化的成品油定价机制的滞后性,导致中石油与中石化深受其害。前10个月两大石油企业炼油板块累计亏损1804亿元,其很大一部分因素,正源于国内外成品油差价。而五大电企利润下滑551亿元的原因,则是煤价的放开与电价统得过死所致。

  应该看到的是,由于政策性亏损,央企的确为稳定国内的CPI指数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但不可否认,当国际成品油价格一路暴跌之时,国内的油价依然居高不下,两大油企同样享受着暴利的快乐。据称,由于当下国内油价的坚挺,两大油企每天获利以亿来计,如果按照这样趋势发展下去,估计两大油企前10个月的亏损,又会因为“政策性”而止亏。再看这样一个例子:北京证发投行总监王坚也表示,电力行业、石油石化行业由于在上下游获政府支持,可顺利缓和;只要煤价下跌到合理的价格,发电企业就能止亏。

  多么完美的一个悖论啊,从政策性亏损到政策性止亏,无论是央企亏本还是赢利,都与政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都能在政策上找到依据。倘若再把国家前一段时间为两大油企发得政策性补贴、给三大航空公司注资的数百亿元资金计算进去,那么央企扭亏为赢,实际上也不是件难事。

  当然,有人会说,美国也以政府的身份为其治下的企业注资。譬如,已经注资的花旗银行,等待注资的美国三大汽车公司,那么为什么我们不能为大型央企注资?简单的类比自然是容易的,但若是分析两国企业所处的政策环境,显然是不同的。美国的企业遵循的是完全市场化的经济规律,而我们的企业遵循的则是半计划半市场的混合经济模式,甚至在我们这里,计划性的政令所起的作用,远胜于市场规律本身所起的作用。所以同样是注资大型企业,二者所面临的情况是截然不同的。

  为何央企赚也政策性,亏也政策性?这就牵涉到央企的体制问题,虽然国资委一再声称,从2002年到2007年,5年间中央企业资产总额从7.1万亿元增长到14.8万亿元,但央企资产总额的飞速增长,与国家垄断有关,与政策有关,与企业自身经营的关系却并不是很大。在一个绝对垄断的行业之中,有哪个垄断企业会不赚钱呢?

  可以预期的是,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之下,那些亏损的央企又会交出一份漂亮的年报或是明年的季报,但那又如何呢?一直生长于政策性扶持的温室之中,央企的经营与发展又要到几时才能真正长大?看看中国铝业投资力拓导致的巨额亏损,再看看中投公司投资黑石产生的巨额亏损,难道我们的央企只能永远地墙内开花?这些问题显然更值得有关部门的官员认真思考。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更多关于 央企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