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刘采萍:30年思想之树渐露青葱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20日08:02  燕赵都市报

  作者:刘采萍

  1978对于中国人的意义,从今年纪念改革开放30年的一系列内容可以得见,各种述评、阐扬和研究蔚然可观。凡其中闪耀独立思想精神的,我们都极愿推荐给各位读者,因为,我们以为1978带给中国和中国人最重要、最必要改变的,首推独立思考之风气的重振与激荡。30年探索,我们解放了许多,首先解放的是人的思想;我们开拓了许多,最有价值的开拓是认识领域的开拓;我们更发展了许多,而最大的发展以及未来发展的最大依赖,同样在于国民精神世界的日益独立与成熟———家也好国也好,富强也好和谐也好,所必需的创新与奋斗,莫不从此精神品格中出。

  30年前,南京大学哲学系教师胡福明在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一稿投给《光明日报》时,已有坐牢的准备。他的决心,与18位小岗村农民在大包干契约上按下手印时一样坚定,他信仰思想之树生长,就像“人饿了要吃饭”的生命需求一样真实而本能。今天看来,没有那一代人呐喊《读书无禁区》的突破意识,又何来改革开放竞风流的精神底色?

  皓首穷经,人间日月。时代潮流转换,但每个人仍必须面对的同样一种苍茫独立的时刻。我们何以坚持?改革何以进步?如果说总结是为了出发,则我们必须回答这个起点性的问题。

  30年中国成就归纳于数字,可能不过几张表格,但30年中国经验咂摸于生活,却充满了个体的温度与情感。从“建国一代”到“90后”,个体与群体的30年体验,最近铺天盖地地充满在媒体上,有温暖有冷峻,有激情有理智。很多美妙感受值得回味,第一条布拉吉,第一台电视机,第一个万元户,第一位草根明星……但生动的思想之树虽根植于历史土壤,却并非老戏台上的怀旧道具,我们欲参详共和国这非凡阶段的价值和意义,势必首先冷静头脑自由心灵,以30年前同样的独立精神,重新倾听,重新对话,重新思考。

  所谓厚积薄发。2008,堪称中国公民意识勃发、“群像崛起”(语出自《南方窗》)的一年。为何有此特别时刻?一来与国家崛起,时代推展开更丰富画卷有关,但更关键因素,还在于改革开放30年公民思想力量的渐进发育。我们的社会有勇气和理性容纳更多的钟南山、郎咸平、以及“魑魅魍魉”等网民们……

  他们以异类之个性,唤起社会独立思考之风气。

  而追求独立才能容忍独立,于是宽容理性得以生发,此和谐以赖。勤于思考才能智于思考,所以欺哄暴虐无以立足,此文明以赖。30年前我们反省一种倒退与动乱,实际上不是开始于一个会议和文件,而是全社会的思想觉醒与头脑风暴。荡涤阴霾锐意进取的,是党,也是人民。人民,是30年改革开放的推动者,也是进一步改革开放的坚定力量———只要这改革以人的更大自由和幸福为目标。

  30年可曰沧桑巨变,亦可曰弹指挥间。即使对一棵真正的树而言,30年也不过葱茏渐茂,更何况经历过严酷压抑的人的性灵的培养?我们可以更耐心一点。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