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京报社论
“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系列评论之三
12月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既通过提出和贯彻正确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带领人民前进,又从人民的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中获得前进动力。”
这“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三问”的发出,指明了执政党对自身执政理念的升华与发展。
自古至今,中国的传统文化一直强调“民本”的作用,正所谓“问民何所意,为求世间暖”。从构成中华文明主题的儒家学说中“民为贵”的思想,到现代社会的民意与选举、监督,无不体现了这种精神内涵。更可贵的是,“三问”凸显出的是新时代的精神,与这个时代的大背景相吻合。
我们这个社会已经跨入了互动的时代,随着网络以及其他快捷传播方式的兴起,更便捷、更快速、成本更低的互动交流,已经变成现实。传播与采集民间意见,已经不再是高难度的工作。可以这么说,在传播成本越来越低廉的时候,充分征求民间意见的技术条件已经具备。所欠缺者,是如何利用这种技术手段,发扬更好的执政为民的精神和理念。
而“三问”所提出的思想,正是一种执政者与民间的良性互动。我们知道,有问有答、解决问题,才是这“三问”的精髓所在。在“三问”里,包含了“三答”的重要观念:其一,执政者要主动征求民间对政策的意见,在制订政策时,更多地考虑民意因素;其二,当执政者发出问题时,也就等于是承诺了对民意的回答必不可少。
不可否认,民意的采集与整理,在很多时代都有,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民意最终能在决策层面上起到多大作用。所以,问政于民的效果,要通过民意的回答来使其价值得到体现;民意的回应,则要通过执政者的发问来整理与归纳,两者缺一不可。只有这种互动的机制真正建立,才能使上下沟通的渠道畅通。
应该说,我们下采民意的工作从来没有中断过,不论是频频召开的各种级别与目的的听证会,还是各级政府的关于政策实施的意见征求,都是渐成规模、渐成习惯。但是,我们也从中不难发现一些不甚符合潮流的声音。比如听证会是汲取民意的渠道,但有些政府部门仅仅把听证会当成一种具文,结果民意不但没有真正进入决策的考量过程,反而成为政策背书的砝码。这显然不符合“三问”的精神。
还有一些地方政府对民意的“问”流于表面,把这种流于表面的民意征集结果,当作政绩上报,只有问卷的调查而没有解决与回复的结果。如此一来,“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就成为粉饰其政绩的装饰品。这显然是违背了“三问”的精神。须知,没有结果的问,会削弱公众对政府征求民间意见诚意的信任。
所以,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所说的“从人民中汲取智慧,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使党得到人民充分信赖和拥护,始终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凝聚起强大力量、提供根本政治保证”,正是诠释了这“三问”的核心问题之所在。也就是说,在“三问”之后,一定要有相应的“三答”,才能真正从人民中汲取到智慧。
“三问”与“三答”的精神,是政府得到人民充分信赖与拥护的基础。从执政者主动“三问”到民意有效“三答”,这种良性的机制之建立,是改革开放继续深入的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