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毕舸:大学生就业应突破的体制瓶颈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22日07:18   长城在线 (来源:燕赵都市报)

  作者:毕舸

  在出席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体育馆举行的“中日青少年友好交流年”闭幕式活动之后,温家宝总理20日下午出人意料地出现在该校的图书馆,与百余名大学生畅谈心声。在座谈中,他多次强调政府一直把大学生就业放在首位。(中新社12月21日)

  经济寒风吹袭之下,就业形势吃紧成为不争的事实。上至不少高官表态,下至民间舆情,目前有关大学生就业难普遍的共识指向为,连续多年的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产生了诸多问题。除了大学高收费、庞大的贫困生阶层之外,当前最突出的是大学生就业难。而这一表象之后,则是高等教育培养质量的明显滑坡,以及高校的培养目标、学科专业设置、教育内容和方法等许多方面不能够适应当前发展的实际需要,显示了高校办学体制、教育模式的相对封闭和改革的滞后。

  当前不少技术含量较低的企业在人员招聘时倾向于招“应用型中低学历毕业生”,导致一些大学生无奈之下隐瞒大学生身份,这折射出一个沉重的现实———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人才结构不甚合理。在许多欧美发达国家,培养高技能人才,仍然是这些国家教育的一个支点。良性的教育机制造就了良性的人才构成,形成了白领占25%、高级蓝领占45%、低级蓝领占30%的钟形结构。而我国的同样数值则分别为10%、15%、75%,因此,我国人才结构是一种高级蓝领极度缺乏的金字塔形结构。

  一个学生是否自愿接受职业教育,自愿成为一个高级蓝领,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收入水平,二是体面程度。相对来说,在市场的自发作用下,由于高级蓝领的短缺,某些高级蓝领的工资水平已经超越同等条件的大学毕业生。不过,就体面程度而言,在工厂工作的蓝领尽管工资较高,但是,他所享受的社会评价却并不高。与白领相比,蓝领即使是高级蓝领,他们在劳动权利保障方面也要比白领差很多,收入的稳定水平也远不及白领。

  从某种意义看,我们制度的细节设计导致社会成员享受制度福利不平等事实的存在,难以让蓝领体面起来。增大学生和家长对高级蓝领入行的可能,不仅仅是提高收入的问题,其实,源于社会制度和社会心理的歧视也不应为我们所忽视。

  同样不能忽视的是就业平等。以劳动报酬为例,一个人虽然找到了工作,但在该项工作中得到的劳动报酬却低于同岗位的其他人,则其就业仍然是不平等的或者说是被歧视的。这种不平等更多地表现在劳动力市场中的弱者、供给过剩类别,如大学生就业中的“零工资”现象,利用试用期条款实现差别工资等。对此,政府应当制定相关的政策,政府的职能部门也应当有效地行使劳动监察的权力,制止和杜绝这些现象的存在。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更多关于 就业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